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去基层一线的“广阔天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理想和追求,不能强求所有人一律。一个多样的世界才是精彩的世界,一个丰富的人生才是充盈的人生。

作者|胡印斌

编辑|宾丝丝

那一年,当我来到矿山时,望着远远近近一片铁锈红的矿区,内心的挫败感无法言表。

那是一座有着近百年历史的铁矿,我到来时,往日的风光已不再。在那里,我生活了5年。秋风凉时落脚,离开时,寒风已起。当我庆幸终于告别时,并没有意识到,任何一段人生都是不轻松的,任何一段人生都是不可替代的。

现在想来,在矿山生活,人头熟,地头熟,生活或许有些单调,但往往更专注,那是我少有的一段潜心读书的日子。

只是,现在的人似乎很难忍受这种单调了。有媒体报道,如今,年轻人并不太愿意去煤矿电厂这些一线单位工作,在油气开发、城市燃气、火力发电等诸多领域,生产一线、基层单位都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

他们为啥不愿去煤矿电厂?报道中说,矿区大多偏远,工作和生活条件相对艰苦,有人较为抵触,有人较难适应。这些都有道理,但显然还有未尽言处,比如基层成长空间有“天花板”,一线工作太“接地气”,不体面,有媒体报道说,一名女大学生宁可露宿深圳街头,也不愿进工厂。

这里边当然有误读。基层一线真的那么可怕吗?未必。那里肯定没有大城市光鲜,但人生未必总能在七彩光环下。矿山不会埋没人才,一线未必一定缺乏机会,青春的选项可以更丰富些。这些年来,很多人也看到了,不少扎根一线、去往基层的年轻人脱颖而出,这也给人们以启发,有亮度的人生到哪里都不会暗淡。

从一个更开阔的视野看,很多人后来的发展得益于早年的基层经历。唯有“接地气”,触摸这块土地上的人和事,才能更深切了解斯土斯民,也才能有更多的体察以及“同情之理解”。

遗憾的是,仍有不少年轻人宁肯“慢就业”,也不愿去一线岗位。这也导致了如今求职场上的不均衡,一边是数百万上千万的大学生就业大军,一边是一线岗位较大的人才缺口。

很多人把目光投向考研,据教育部统计,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到457万人,比2021年增长80万人,增幅达21%。人潮人海中,上岸者毕竟是少数,而即便是研究生毕业,这一人群不少人青睐的,似乎还是公务员、事业编等,一个城管岗位,就吸引了众多名校的硕博士。

编制的吸引力无需多言,但广大青年的追求显然不应该被浓缩为一个编制。与基层一线的“广阔天空”相比,编制的人生宽度并不够。

很多时候,我们不妨调适一下期望值,转换一下思考问题的方式。或许人生并不喜欢太大的反差,但切身体验、身体力行是必要的。我在矿山5年,熟悉了矿坑、矿井、尾矿,还有性格粗粝的矿山人家,这样的“体认”,会让人受益无穷。若是从学校、企业层面来看,也该多些调整和应变。学校要有定力,专业设置不要一味跟着市场跑;企业也不要总是迷信名校,吝惜于给普通人机会。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理想和追求,不能强求所有人一律。一个多样的世界才是精彩的世界,一个丰富的人生才是充盈的人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