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以师承为根本的思维方式。对老师的研究必须在基本的方法论上寻找一个“最优”,然后再去研究具体的做法。要想解答一道考题,看似是考点,其实就是在考你在哪里学到这个基本的知识基础。所以,基于这个核心,考察学生们的能力可以有:
看思路,逻辑清晰就是能力的一个集中体现。这个不难理解。我们做事都讲一件事做对做利的概念,逻辑清楚的概念就是对方做对做利的概念。同类事情有相同结论的,逻辑清晰,一眼看去就能看出哪些结论是对的;在概念上能够一眼看出对错的,逻辑清晰。这是一个基本的能力。思维活跃,能灵活运用一些表达技巧。这也是文科生需要加强的表达水平。一边做,一边查资料,做到心里有个数。这是一个表达的高手需要做的事情。
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事物的逻辑关系。比如,我讲一个哲学命题,一个事物,要给不同层次的人看有不同的表述。你不可能说“上帝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存在”这种话。不同层次的人看到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要给出一个表述的依据,有个依据再去说理解就比较容易了。所以我讲一个事物要给出一个基本的逻辑关系,这个基本逻辑关系需要清晰表述下去。这样才会形成一个完整的表达。
表述能力。表述能力也有很多方式,并不是都要按照固定的形式来表达。可以用口头表达,写成小型论文,编成音乐,做成视频。这些形式可以通过你的反应来实现。但是如果缺乏表述能力,表述能力是不够清晰的,会有很多歧义。甚至有些人无法用口头表达的方式解释,需要用动画或者视频来表达。
有创造能力。这个不必我们一一举例,大家都明白。很多创造的案例大家看看都是很有意思的,或者比较有启发的。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点,考察创造能力。很多学生表达能力不够有优势。比如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需要把整个问题或者系统说清楚,很多人表面有能力,其实讲起来就很绕。
然而学生表达能力提高了,基本逻辑也很不错。自然表达能力就起来了。而现在有些考试题不容易把逻辑说清楚,都是在考查形式。还是以考察能力为依托。比如,在做事的基本形式的基础上才能谈到逻辑关系或者一些基本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抓住概念的基本关系就可以表述复杂的逻辑。在这种情况下概念一不清晰,逻辑就没法表述。所以大家不要做一个形式主义者。基于这个核心思考文科生需要加强的技能。考试技能。比如做事说话,你是否有独立思维。一篇关于人文社科的考试题,你是否能提现自己的思考。这样的考察是很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