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专业选择有何“陷阱”(下)避免错选有讲究!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那些看似“一母同胞”,实则内容完全不相同或相近的易混淆专业。文章一出,不少小伙伴都在后台私信我们,在曾经的报考报名时,的的确确在文章提到过的某些专业上踩过坑、摔过跤,并希望我们能详细谈谈此类内容。

那么今天,我们便来说说那些大众误解的、容易望文生义的大学专业吧。

(阅读小建议:想要更全面地了解易混淆专业的整体内容,自上篇文章通读更合适哦!)

“望文生义”?那些停留在大众误解里的大学专业!

我们要讨论的第二类对象,就是那些停留在人们误解里、因考生“望文生义”而导致错选的的大学专业。由于此类专业的名称极具迷惑性,因而不少高考学子都误解了其真正的发展方向。这些专业或是被人们过分抬高,或是被人们时过分轻视。

虽然这种误解带来的后果,不至于令同学们的前途趋于黯淡;但对于那些已经确定好学习方向、规划好四年大学生活的考生来说,无疑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

但无论如何,大众对此类专业的评价,往往都与该专业自身的价值范畴相不符。

精算学:“想不到吧?我不是数学类专业!”

每年高考,不少数学能力较强的考生都会对精算学这一专业心向往之。根据专业名称,不少人认为“精算精算,精确计算”就是精算学这一大学专业的完美注解。

而实际上,尽管精算学和数学计算方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这一专业,却实打实的归属在金融保险学科之下。

很惊讶对吧?没错!这一专业所提供的高级人才,由于兼具概率论等数学理论知识,以及各类金融工具的运用策略,主要流向于当下的保险业及金融业。而这些人才在工作当中所直面的具体问题,大多都与评估承保风险、厘定保险费率、安排份保额等内容相关。

所以,虽然不少喜爱数学的学生也能在精算学这一专业内得到数学能力的提升,但对于那些单纯想做研究、做学问的同学而言,精算学或许不是最好的选择。

生物医学工程:“学我不拿手术刀!”

想必不少人都听过“劝人学医,天打雷劈”的玩笑话吧,但尽管医学类专业的难读程度“名声在外”,其报考之热度仍旧居高不下,长期以来都是学生家长们心中的“香饽饽”。

但是,有这样的一个专业——身披“医学”的外甲,手握医用的专业器具,看似是医学类专业,实则毕业后拿的却是工学学位。这一专业便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如上所言,一个从属于工学学科的专业并不能实现考生们成为医者的人生理想。或许,“懂医学的工程师”才是该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现代医学之所以能迅速的发展,其背后离不开高新设备的支持和推动。

诸如高频电刀、激光刀、呼吸麻醉机、监护仪、x射线电视、超声、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等,都是生物医学工程高速发展的产物。而这些救人性命的诸多医疗器械,都得力于医学工程师的研究和设计。

所以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未来并不能报考执业医师,更不要谈做手术动刀子了。进入医疗器械设备公司从事医疗器械的设计、生产制造与销售的学生反而是占了大头的。

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专业不是我近亲...“

众所周知,计算机类专业长期以来都是考生们报考的热门专业之一。

从百度热搜公布的“高考大数据”中我们能清晰的看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等计算机类专业稳居2022年热搜榜前十。而在“2022高考TOP100专业榜”当中,计算机类专业更是身居在前、十之有二。

不过,正是由于过高的热度,才导致不少学生理解不全、盲目报考,导致报错专业、选错院校的情况时常发生。

信息资源管理,便是众多考生在报考过程中深深误解的专业之一。

一提到信息,不少人很快就会联想到电脑。而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正是因为其带有“信息”字眼的名称,令不少想要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选择报考。但实际上,该专业跟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网络管理两个专业没有任何关系,反而从属于管理学大类之下。

设有该专业的高校中,一些文科类高校,更偏向于该专业学生知识管理、情报与档案管理等技能的培养;一些经济类高校,则更偏向于提升专业学生电子商务方面的能力......

但不论培养侧重点如何变化,信息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还是倾向于各地图书馆,或进入政府部门,并从事知识管理、信息分析、信息利用和知识服务等主要工作。

如何才能避免选错专业?

高考从来不是定格人生的一场考试;选专业,也并非是框定赛道的一次豪赌。但“一步踏错”所带来的后果,定会对考生的大学生活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倘若在错选专业后,学生能坚持学习、保有兴趣;或成功转专业,匡正未来的发展方向,那还算是上上签。但若院校没有提供转专业的机会,或是学生成绩达不到转专业的标准,那硬着头皮读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定是味同嚼蜡、如坐针毡。

在心理上,低迷的学习状态会消磨学生的意志、产生怀疑的思考;在实践中,枯燥的知识内容会让学生失去钻研的劲头,遗忘求知的心态。

如果考生不想成为某个行业内最为平庸的一员,明确在高考择校时如何避免选错专业是很有必要的。

明确目标

相信不少高考生在考试之前,都忙着刷题、模考、拿高分,哪里知道大学专业为何物。但同学们若想考得好又报的好,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还是十分重要的。

这里并不是要求大家立即做出决定,而是希望各位能在高考之前,明确自己适合发展的大方向。

首先,各位一定要确定自己未来想从事的专业方向。俗话说“兴趣是每个人前行的动力”,因此在确定方向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量自己的兴趣、性格、特长、基础和学习能力;认真考虑未来自己想从事的领域是什么。

结合这一点,同学们可以“先文理、后学科、,先学科、再专业”的一步步摸索,得到几个模糊的专业选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选专业的过程中以自己为核心。这样无论是从本科阶段的学习持久度来说,还是从长远来看的发展大前景来说(如跨专业考研),同学们受到的前进阻碍相对会更小些。

积极了解

有了大致的发展方向和暂定的心仪专业,在此基础上,同学们可根据互联网新闻渠道查询或与有经验的专业报考人沟通、交流;深入地了解几个心仪专业的学习内容、发展方向、就业情势以及岗位职责。注意区分本篇文章中所提到的易混淆专业,确保在对每个专业了解透彻的基础上,得到一个明确的报考选择。

接着,结合自身模考成绩、第三方大学排名榜单、新闻舆论消息等客观因素,以及未来发展城市、就业特色区域、家长老师意见等主观因素,选定几所涉及多个层次(985、211、双一流等)的目标院校。以便在后续下调报考预期时,同学们能做到有进有退、多样选择。

早做准备

当然了,选择一所包含心仪专业的高校,其工作量远没有文章中的这三言两语那么简单。每年因填报失误而错失良机、遗憾不已的家庭仍不在少数。

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网上对比最鲜明的专业。学习之前,家长认为学出来就是西装革履,纵横捭阖,手持蓝图,指点乾坤,实际上,再高的学历,还是得去现场打灰、搬砖、放线、晒黑。

再说市场营销专业,上课的时候宏观经济、微观经济、数学模型、社会调查,实际上,销售、销售还是销售。

这些真实发生的案例,无疑都是历届考生和家长们未做好万全准备所付出的惨痛代价。而高考志愿填报,本就是需要群策群力的事情。倘若各位未能深思熟虑、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那么最终消磨的,必将会是考生们稍纵即逝的青春;而留存的,定然是后续各类棘手的发展难题!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高考,对于备战多年的学子们而言,无疑是一次大浪淘金的宝贵机会。而倘若考生们鼓足了劲、拿到了高分,却在报考专业中败下阵来。那岂不是将一篇辞藻华美的文章草草结尾、令人无限惋惜吗?

故而,对考生而言,明确自己的人生定位和发展方向,是指导未来工作学习的重要根基;积极了解心仪院校及专业的内容信息,是避免一步踏错的关键步骤;而早早做好择校和信息收集工作,更是同学们知己知彼、未雨绸缪的必要手段。

此外,作为看着孩子一路辛苦的家长而言,不要认为选专业仅仅是孩子们的事。拥有丰富社会经验的你们,将会是考生在报考院校过程中最为靠谱的“军师”。

作为“军师”在选专业时,就要有军师的章法:

第一、 了解孩子

孩子擅长什么、喜欢什么,更容易接受什么,这些都是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到的。你让一个喜欢文字的人去学工程,让一个沉迷与设计的人去学编程,一方面是对人才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会造成社会资源的错配。

第二、 积极沟通

在专业之前,就要跟孩子做好未来规划的沟通,或许孩子已经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清晰的规划,家长也要引导孩子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这样即使选择出了一些偏差,也不能让孩子背负上“我的人生失败就是因为没选好专业”这样的心理压力。

第三、 了解专业

不仅仅要了解自己所处的行业,更要了解孩子感兴趣的行业。现代社会资讯极端丰富,用心去查不说一清二楚,专业对应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起码能了解个框架。而且,不要只听高校老师的宣讲,要多多综合各方面的声音,才能更好的针对孩子做出合理的选择

更为重要的是,在高考选专业过程中,家长们更要积极地同孩子沟通,交流彼此真实的想法。并在此基础上。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并结合家长自身所积累的社会经验,综合多因素给出最合理的报考建议。

唯有考生及家长做到心有成算、胸有成竹,选专业时才能真正的循序渐进、运筹帷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