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普通高校毕业生毕业就等于失业?不知道题主的这个论断从何而来,其实,对于任何人来说,只要拥有正常、健康的身体,就不会丧失劳动能力,何来失业之说?更何况,在就业市场中,普通高校毕业生相对于高中生、初中生(中职生)等中、初等学历毕业生来说,更具竞争力。
弄明白普通高校的真正涵义
笔者先要和题主区分一下什么是“普通高校毕业生”?看到过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的网友,应该明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湖南大学等等都是“普通高校”,他们的毕业生都是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教育部在2022年5月公布了我国一共有2759所普通高校,这些普通高校包含了本科、高职(专科)等两个学历层次。除了“普通高校”还有什么高校?另外还有两个类别,那就是成人高校(如国家开放大学)、军事类院校(如国防科技大学、陆军军医大学、陆军勤务学院等等)。
很多网友会说,题主这儿的“普通高校”应该是指那些不是985、211、双一流的“普普通通”的高校。那么像重庆医科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深圳大学等等都属于这一类“普普通通”的大学,如果这也不是题主心目中的“普通高校”的话,那就真不知道如何确定这个“普通”的含义了。
失业群体的几种类型与分析
比如笔者接触的一名美术生,高考成绩十分优异,也成功考上了心目中理想的大学(江南大学),目前已经毕业三年多了,天天在家一门不出、二门不迈,你能说她是失业吗?因为她从来没有出去找过工作,即使有亲友给她介绍工作也推脱掉了,一位十足的啃老族,我们如何定义这种行为?
我们从很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中可以看出,未就业的大学生群体有两大部分,高校是将其分开的。一个是暂缓就业群体,还没有考虑好自己到底该向何处去?是继续考研深造还是找工作就业抑或是创业的群体;还有一个就是正在积极地找工作,可是因为暂时尚未找到合适的工作而造成的失业。另外还有很多网友将高校的“灵活就业”群体理解为失业,这个其实是有失偏颇的,这个群体可能有人属于失业范畴,但绝大部分很可能真的是在从事“灵活就业”方面的工作,比如从事插画、创作、自媒体、自由撰稿人、……等等职业,都属于“灵活就业”的群体。
正确的就业心态非常重要
为什么有些高校的毕业生一毕业就失业呢?这主要还是因为就业观念的问题。比如对工作条件要求高(双休、五险一金、高薪、离家近、不加班、有年假、……)等等;还有纯粹就是眼高手低,自己根本无法胜任的岗位、薪酬水平却一直苦苦地想找一个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工作。当然,还有一种就是家里有矿型、随便给5个亿让锻炼锻炼型的家庭。
为什么在我们国家曾经一度出现中小学毕业生当老板、大专生当主管、本科生当技术员和基层员工的“怪现象”。因为越没有学历或学历低的群体,他们越是敢想敢干,动手能力远远超出高学历群体,而高学历群体则瞻前顾后、考虑好了再行动等等,于是形成了一种这种反常的现象,也是社会舆论产生“读书无用论”的基础土壤。
写在后面
但是现今的社会不再是以前,没有学历想白手起家难度越来越大,而真正有学历的群体,能在这个社会中混得风生水起。只是说学校层次越高,机会越大。作为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你来说,只要持有正确的就业观念,保持正确的就业心态,根本就不存在失业的可能。竞争是客观存在的,而且竞争对手也非常多,这在于自己能否正确看待竞争,在其中获得自己应当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