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长们望子成龙陪,望女成凤,孩子们小小的肩膀却愈加难以承重。
中考和高考,是作为学生和家长,最重视的两场考试,尤其是家长看来,这关乎孩子以后的职业生涯走向和生活质量。
因此,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赢得中考和高考这两场战斗,家长们在孩子非学校的时间里,想尽办法为孩子拥有好的学习条件推波助澜。
有的家长特意辞掉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孩子身上,生活上照顾孩子的起居饮食,在家的时间也陪伴孩子学习;
有的家长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本该休息的周末两天,补习班也成了孩子第二所学校;还有的家长,不惜加大开销,给孩子聘请每小时近百元的家教老师。其中,给孩子报补习班,成了大多数家长最普遍的做法。
无可厚非的是,不管采取何种措施的家长们,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从而考取理想的中学和大学。但是,家长们似乎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孩子们自身的压力,不仅仅是学习压力,还有身体压力和心理压力。
不管是即将面临中考的初中生,还是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中生,都是属于长身体的初期和后期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理异常敏感,反叛心理也尤其出众。
为了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未经跟孩子沟通而强制性要求孩子上补习班,就极其容易造成孩子的反抗心理;
同时,不考虑孩子生活作息时间和心理素质状态而强迫孩子一味学习,对孩子的身体正常生长和心理健康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家长逼得越紧,孩子承受的压力越重。
二、“新型补课”卷土而来,取代传统补课班,家长表示:内卷越来越大
对于家长们争分夺秒给孩子报补习班等做法,我国教育局专家们也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因此,在2021年7月份,国家下发了所谓的双减政策,指的是要有效地减中小学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的培训负担,对此,禁止家长给孩子校外报读补习班。
很明显,这个政策一出来,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件开心的事,该政策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各方面压力和负担,同时,减轻校外培训负担,也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里对孩子课外补习班等的额外开销。
政策的出台,孩子们似乎看到了肩上的重压减轻的希望。
三、补习班刚被“压下去”,兴趣班马上“窜上来”,孩子们耸了耸更重的肩膀。
然而,国家确实是真的小看了家长们想要孩子在学习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殷切期盼。补习班被禁止报读了,万万没想到,还有兴趣班,培训班,甚至还有家教老师。
据调查,当双减政策出台后,兴趣班和家教老师的潮流瞬时兴起,成了家长们心心念念的校外辅导方式。有许多家长表示:“我并非不知道孩子身上的压力,
但是,目观各方,身边的孩子都被“抓去”报读听则兴趣班,实则补习班的“兴趣班”,我家的孩子当然也不能落下,别人都在拼命进步,我家孩子要还是停滞不前,那就是退步。”
毫无疑问,首先,现在兴起的兴趣班,就是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跟培训班是一个性质,一样收费,一样补习考试科目。
另外,显而易见,家长们这种做法,已然是随波逐流,甚至是拿孩子炫耀和比较,以凸显出自家的家庭条件不比别人差,凸显出自己对孩子的关心不比别人少,换句话说,这就叫“内卷”,属于家长之间的内卷,也是家庭之间的内卷。
这种内卷状态,已潜移默化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想要改变,谈何容易。孩子们刚看到的减压希望,似乎就要破灭了。
总结:读书并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上补习班也并不是提高成绩的最有效的方法。攀比心理不可取,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清楚地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特长和兴趣所在,有针对性地帮助和培养孩子。
优异成绩的获得,是勤奋加兴趣的结果。相比起一味地强制性孩子学习,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和拓宽孩子的思维方式,适当让孩子减压,显得更为重要。
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合适的作息时间和灵活的思维方式的话,取得好成绩,必定是彼岸花开,如期而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