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数字化教育进程加快! 中国慕课数量和学习人数跃居世界第一

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100%,多媒体教室超400万间

“当前,中国基础教育已经形成了数字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数字化教学应用逐步扩大、师生数字素养不断提高的良好态势,为推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表示,我国数字化基础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从数据来看,2021年,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到100%,比2012年提高了75个百分点;99.9%的学校出口带宽达到100M以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99.5%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总数超过400万间,学校配备的师生终端数量超过2800万台。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今年3月,教育部将原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改版升级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述负责人介绍称,平台已在原有专题教育和课程教学两个版块基础上,拓展至德育、课程教学、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经验、教材10个版块,共53个栏目。

据悉,该平台现有资源总量4.4万条,是改版前的4倍;其中,“课程教学”版块资源2.5万课时,是改版前的2.9倍,覆盖30个版本、446册教材,有力支撑了疫情防控期间的“停课不停学”和“双减”提质增效。

上述负责人透露,自平台3月上线以来,截至11月27日,平台总浏览量152亿,总访客量2.8亿人,注册人数6032万,用户遍及五大洲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基本形成世界第一的教育资源数字化中心和服务平台。

在该负责人看来,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条件全面提档升级,基本形成了网络覆盖完全,有效支持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也为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创造了有利条件。

职业教育数字化进程加快

“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累计访问超30亿人次

针对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介绍,一年来,教育部按照“搭建优质平台、汇聚海量资源、整合数据系统、提升基础条件、赋能数字应用”的工作思路,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取得明显进展。

↑职业教育学院的学生在进行工业机器人码垛程序操作 图据ICphoto

在职业教育平台建设上,陈子季表示,3月28日“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6月底完成平台的迭代升级。平台规划了“专业与课程服务中心”等4个中心和若干个专题模块。截至目前,4个中心已完成上线,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模块和抗击疫情、北京东奥、树人课堂等专题也已接入。

此外,平台还接入了国家级、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014个,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628门,视频公开课2222门;构建起国家、省、校三级专业教学资源库互为补充、使用广泛的专业教学资源应用体系,平台现有各类资源556万余条,其中,视频47万余条,图文13万余条。

统计显示,该平台累计访问达到了30.98亿人次,总访客2.77亿人。平台功能不断优化,上线个性化推荐、智能化搜索、单点登录和实训教学、研修交流、教材选用等业务应用。

对于未来职业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计划考虑,陈子季透露,下一步教育部从多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标准、提升质量、联通数据、拓展应用和试点探索,继续深入实施职业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首先,继续加快标准规范研制。按照“规范有序、安全稳定”的要求,抓紧研制“数据字典”“学分认定规则”“数据规范”“资源标准”,建立系统完善的职业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标准体系。加强安全标准规范,着力压实安全责任,确保职业教育数字化工作安全有序。

其次,继续加强优质资源建设。以信息化标杆校、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等项目为牵引,鼓励各试点省、试点校和双高院校积极开发优质数字化资源,按照资源审核标准和要求,接入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加强资源质量监管和更新。

再次,指导各试点省开展数字化战略行动试点,指导试点职业院校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探索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新经验、新模式,以点带面,提升职业教育数字化整体水平。

最后,继续推进平台数据联通。按照“一数一源”原则,推动职业院校建设大数据中心,加大职业教育领域管理平台和专项业务平台的整合力度。推动学生学籍、教师信息、企业信息等数据对接,服务产业链、创新链与教育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中国慕课数量和学习人数跃居世界第一

教育部:慕课已成中国新名片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2012年慕课兴起,并快速席卷全球,2012年被定为慕课元年。

教育部另一名负责人介绍称,中国慕课自2013年起步,经过十年探索与实践,建设数量和应用规模上迅速跃居世界第一。这名负责人透露,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截至2022年11月,上线慕课数量超过6.19万门,注册用户4.02亿,学习人数达9.79亿人次,在校生获得慕课学分认定3.52亿人次,中国慕课数量和学习人数均居世界第一。

“中国慕课重建设,促应用,已然成为国际新名片。”该负责人表示,近些年来,我国实施了大规模的“慕课西部行计划”,运用信息技术赋能教育、连接东西,推动高等教育领域教育公平和整体质量提升。

据介绍,在慕课西行计划中,累计向西部高校提供17.29万门慕课及定制化课程服务,帮助西部地区开展混合式教学327.24万门次,学生参与学习达3.76亿人次,西部地区教师参加应用培训171.4万人次。目前,已有725所西部高校使用慕课开展在线教学或混合式教学,占西部高校比例97.3%,西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能力显著提升。

此外,我国慕课已经走出国门,并领跑世界。该负责人表示,我国以开放的姿态分享中国慕课与在线教育成果,为世界高等教育应对世纪疫情和数字时代教育变革提出了中国方案,作出了中国贡献。

第一,构建国际交流机制。2020年召开首届世界慕课大会,发布了《慕课发展北京宣言》,并成立了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构建了高等在线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机制,联盟秘书处设在中国清华大学。

在此基础上,依托联盟秘书处,组织超过10场全球在线教育对话活动,开设了168门全球融合式课程,11个国家的13所世界著名大学实行了互认学分,推出了8门英文全球公开课,吸引全球学习者730万,不断推动国际在线教育合作交流走向深入。

第二,建设国际在线平台。疫情期间推出了“爱课程”和“学堂在线”两个高校在线教学国际平台,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教育联盟,向全世界大学生和学习者开放近千门、14个语种的在线课程,全球累计学习人次达67万。

第三,推动慕课扬帆出海。与印度尼西亚国家平台签署合作协议,组织中国34所大学为印尼提供104门高水平慕课,支持印尼3000多所高校学生的在线学习。

在该负责人表示,依托慕课教学,我国在线教学实践已经形成了独有的中国范式。尤其在2020年疫情期间,教育部组织37家主要在线课程平台和技术平台,免费开放4.1万门慕课和虚拟仿真实验课等在线课程,带动110余家社会和高校在线课程平台积极参与,组织全国高校开展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在线教学实践,掀起了一场学习革命。

据统计,2020年春季学期,全国所有普通本科高校全部实施了在线教学,108万教师开出110万门课程,合计1719万门次;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达2259万人,合计35亿人次。

红星新闻记者 杨雨奇 吴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