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出台一年多,教育圈里又发生了不少大事。
比如新东方、学而思退场,宣告补课时代的正式结束;
比如教育部表明“普职分流”势在必行,“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提升到了同等位置。
但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家长依然难以接受自己孩子上不了高中。
1988版新华词典里有句话:
“张华考上北大,李萍进了中专……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之前看过一组数据,来自湖北日报发布的《武汉打工人工资段位》。
研究生学历及以上的人,中层月薪是11255元;
大学本科是7122元,专科生5400元,只有研究生的一半;
最底层的中职生,也就是被分流的那批孩子,只有4400元,差不多是本科生的一半。
从这份表格里,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薪资待遇,是和学历直接挂钩的。
学历高,享受高薪资,高待遇,有更多职业选择权。相反,就只能处处受限。
在这种形势下,大家只能拼命鸡娃,孩子们苦不堪言。
很多人说,为了改善现在这种情况,我们要效仿德国的双元制。
可为什么模仿的是德国?
德国教育,到底有什么可取之处?
我们现行的教育,到底和德国有什么不同?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想问一下大家:
你能想象,一个电工不用早出晚归,靠自己的工资住进大别墅吗?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是异想天开,但一位清华硕士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这完全可以实现。
这个男人叫老陆,今年49岁,毕业于清华,硕士学位。
在国内,他从事过很多职业,做过工程师,当过企业高管,还创业开了培训学校。
但因为行业竞争激烈,天天007,他极少有时间陪家人,身体也垮了。
来德国后,陆保罗发现这里的技工,待遇很好,收入算得上中产阶层。
于是纠结一番后,他放弃了读博,接受职业教育,当了电工。
那德国电工待遇到底有多高呢?
以老陆为例,每个月收入4、5千欧,折算下来3万多人民币。
遇到紧急活儿,工资按小时翻3倍,能达到150欧/小时。
如果周六再加班,年薪甚至能达到9万欧,也就是人民币65万。
65万元的收入在德国是什么概念?
根据德国发布的《2022薪资报告》显示:
医生基本上是薪资最高的职业,平均工资在7.8万欧左右,这样对比下来,老陆的收入甚至更多一些。
放在国内,这个收入对有钱人可能不算什么,但对朝九晚五的普通上班族来说,也是天花板了。
来德5年,他和全家人住进了200平的大别墅,还带500平的花园。
老陆一家人的合照
不只是薪资高,工作节奏也很慢,4点下班,周末双休,加班加多了,企业还会被警告罚款。
那国内电工的收入是多少呢?
根据“职友集”的统计:大部分电工的收入在6千到8千之间,与老陆的3万一比,难免相形见绌。
更何况,这份还算可以的收入,很有可能是他们风里来,雨里去,没日没夜工作换来的。
我还从其他资料中了解到:德国的蓝领比白领工资高。
一位旅居德国的妈妈就曾说过:
德国清洁工月薪2000欧,但做学术研究,工资可能也就1000欧。
所以,孩子未来当了工人,父母完全不用担心他生活不下去。
甚至从功利角度看,如果孩子想挣大钱,过上幸福生活,上大学回报率远不如接受职业教育。
毕竟,上大学要花钱,读技校却会挣钱,还有稳定的工作保障,这样算性价比实在不高。
自然而然的,54.1%的德国年轻人选择了直接工作,而不是去上大学。
你看,德国娃有学上,还想主动接受职业教育。
反而咱们国内,坚持分流,孩子们只能无奈接受。
这样的巨大反差,正是由于中德职业教育的不同而造成的。
为什么父母避之不及?
让孩子学门手艺,当个靠双手打拼的普通人,当然没什么不好。
但说实话,国内现在的职业教育质量,很难让父母不忧心。
孩子们上职高和上大学虽然流程差不多,先学知识,最后1年实习,走向社会。
但两者之间的师资力量,学习氛围和环境,都相差甚远。
比如职高老师只要求大学学历,没什么相关的实践经验,能教给孩子的就更少了。
有的甚至刚毕业就来授课,自己也不过刚刚脱离学生身份,不过是照本宣科罢了。
所以孩子学到的知识,可能完全和现实脱节,更不要说接触先进技术了。
更遗憾的是,实习也和专业、市场不一致,对孩子的未来就业几乎没有帮助。
之前看过《看客insight》的一篇采访,讲的是中职生俊华的实习经历。
毕业前夕,他被学校安排进一家电子厂,实习期为5个月。
俊华是计算机专业的,然而在电子厂内,他负责在流水线上装零件,一天工作10个小时。
工作高强度,没有技术含量,那是不是能拒绝,或是逃跑?
对不起,学校会记大过,毕业证也别想要了。
夸张点说,3年过去,孩子是怎么进来的,基本上就怎么出去。
所以他们找的工作,只能是流水线工人、客服……这些低技术工种,不仅工作强度大,收入低,而且非常容易被取代。
我们再来看看,德国是怎么做的?
先看师资。
德国职业学校的教师,硕士毕业起步,还需要至少10个月的实习经验,才能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
再看培养模式。
众所周知,德国职业教育是双元制,孩子一边在学校跟老师学理论,一边在企业跟师傅学技能。
这两种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还是企业。一周5天,孩子起码有3、4天在企业实习。
即便是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也是主要由企业根据岗位要求制定的,能紧紧抓住当下市场的最新技术和前沿。
甚至在学习理论前,学生都会去参加3-6月的“预实习”,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最后,再来看下考核方式。
德国孩子从职高毕业后,一般会拿到两种证书,一个是毕业证,另一个是行业资格证。
这两个证的考核主体,依然是企业或是行业协会。说白了就是选拔和培养自己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这种制度下,孩子拥有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也能适应就业市场,自然也就不愁找到好工作。
这几年,北大博士当城管、海归硕士当保姆、211学生送外卖之类的新闻屡见不鲜。
有人愤慨:
“博士就该做博士的事,白瞎了国家培养你这么多年!”
更多的人担忧:
“现在博士都去当城管了,本科生怎么办,进厂拧螺丝吗?”
是的,在国内的就业市场上,一直存在着一个鄙视链:
博士卷硕士,硕士卷大学生……一路往下,技校学历的孩子,处于食物链的末端,前路自然可想而知。
为了将来能成功就业,孩子们都拼命学习,不想成为被分流的人,也情有可原。
但奇怪的是,在德国情况却不同。
如果应聘者学历过高,远超出岗位需求,反而会因此被企业拒绝。
B站上有个视频,探访了一家有100多年历史的知名德企SATA。
接受采访时,SATA的老板就表示:
“比起大学生,我们更愿意录取自己培训过的学徒工。”
里面有个叫梅琳达的23岁女孩,高中毕业后,没上大学,而是接受了职业教育,3年后正式工作。
SATA一共240多个员工,很多都是像她这样,接受培训进来的。
造成这种现象的,有两点原因:
第一,德国人对蓝领的要求很高。
任何人上岗,都要经过专业培训,拿到资格证书。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你是博士学位,想开一家理发店。
可以,但术业有专攻,请你先去考资格证,或者通过公司考核。
这个制度,类似于国内的教师资格证、会计证书,但是德国划分得更细,更全面,足足426种方向。
不管是理发、卖猪肉、还是开大巴,都要接受对应的职业教育。
这样一个萝卜一个坑,单从就业来看,学历高几乎没太多用处,自然也卷不起来。
第二,是企业用人成本的问题。
在德国人看来,高学历人才,虽然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
让博士去干蓝领工作,能不能上手不说,还得为对方的高学历买单,花更多工资。
相反,选择专业培训过的职校生,当时就能工作,工资成本还更低。
德语中有个词,叫Überqualifizierung,就是形容这种现象的。
这种观念,也导致德国的就业市场,很难卷得起来。
我家女儿上初中,目前最紧迫的,还是中考分流。
每次谈到这个话题,好多父母都觉得分流太早。
用分数筛选孩子,公平不公平两说,关键是太伤害孩子的自信了。
很多被分流的孩子,会感觉自己低人一等,被彻底放弃。
不仅是他们,社会对被分流,接受“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也极低。
《剥洋葱》曾有一期采访职校生的报道:很多孩子都把“差生、废物、坏孩子”的标签贴在自己身上。
甚至有人用“残次品研究所”这样的词,去形容学校。
而这些想法,正是因为亲戚的闲言碎语,社会的不认可慢慢形成的。
其实说到分流,德国人更早,也更狠。
他们小学4年毕业后,也就是10岁开始分流。
可为什么德国孩子,有机会上高中,还主动选择技校?
仔细研究过,大家会发现,起码相对我们而言,他们的分流并不残酷。
因为他们有后悔的机会,能随时回头走另一条路。
有叫乐柏的德国博主介绍:
如果孩子搞不清未来想干什么,或者上学上到一半,发现自己不适合这种教育。
无论他目前上了哪种类型的中学,他都有改换赛道的机会。
比如,你家孩子上了文理学校,自己实在跟不上,可以转校。
除此之外,德国还有很多综合中学,类似于把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放在一起。
在这种学校,孩子甚至连转校都不用,换个教室就行。
孩子有充分的时间,思考自己适合做什么,人生该怎样规划。
这也是德国和我们教育最大的差别。
一个是主动选择,一个被迫放弃;
一个是“一考定终生”,一个是随时有退路;
一个是“被嫌弃的一生”,一个是未来可期。
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像德国一样,给孩子可选择的,看得见的明天。
到那个时候,父母和孩子才会真正认可职业教育,勇敢走不一样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