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继往开来启新程 砥砺初心向共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将其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和本质要求之一,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写入党章。这为我们全面深入理解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指引。

深刻理解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意义。坚持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坚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要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拿出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把那些有能力和条件办的、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扎扎实实地办好,循序渐进、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吊高胃口、不搞“过头事”。

深刻把握科技创新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作用。在国际竞争环境日趋激烈而复杂的未来,关键核心技术是为国之重器。必须扎实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牢牢把握科技主动权、创新主动权和发展主动权,将科学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更多高附加值的新产业、新业态,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依靠科技创新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同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这一体两面提供不竭动力。

持续增强科技创新对共同富裕的战略支撑。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创新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持续创新探索,积极引导企业增加基础研究投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其在细分领域技术工艺、产品质量等方面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形成某个产业链环节上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品牌。着力打造人才“栖息地”,深入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围绕新兴产业集群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引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科技创新开拓力、科研资源集聚力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报告内涵,找准科技创新的发力方向,发挥好浙江省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案例示范效应,持续推动高校毕业生群体“三型共富”,在实践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砥砺奋进。

一是探索校企新型合作模式。发挥政府牵线搭桥作用,促进区校联动、产教融合,引导鼓励区校合作建设产业学院。扩大企业实习实训基地规模,探索企业新型学徒制度。运用市场化力量,依托企业和高校二级学院,谋划成立以产教融合为导向的新型虚拟联合大学(基地)。

二是探索创建高教园区创新圈。在各高校打造“科协社团+创业学院+创业导师+创业大赛”的创业辅导体系的同时,在高教园区内外布局“众创空间+孵化器+特色小镇+产业平台”的创新载体,打造环高教园区创新圈。

三是探索区校人才双向发展。鼓励企业和高校开展“双聘制”联合引才,探索顶尖人才柔性流动和共享机制。加强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和高校博士后流动站的联动与合作。试点面向区内高校院所的“流动编制”制度,向创新主体输送一批专家型公职人员。

回望来路,我们通过接续奋斗走出了一条光明大道。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我们必须坚持循序渐进,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稳步朝着共同富裕目标迈进。(杭州市钱塘区刘国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