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墨,最近读完了一本书:《减法教育》。
作者是北京一所重点中学教了21年书的语文老师于晓冰。
这本书我完全是为小房子读的,它讲的是小学6年和初中3年怎么学语文,才能效果最大化。
讲得更直白一点,就是教书教得非常出色的老师亲自传授给家长的鸡娃经。
我家小房子才不到3周岁,明年9月份才上幼儿园,我为什么这么早就开始研究这个事情呢?
除了因为我是一个信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人,还因为我在给小房子英语启蒙的时候得了一个教训:
我非常偶然地学到了一套从小朋友学说话就开始,趁母语还没强势起来、模拟母语学习过程同进度学英语的方法,让小房子非常轻松、不费力地成了双语宝宝。
我一方面意识到抓住黄金期、学习得法可以鸡娃于无形且事半功倍,另一方面开始警惕,害怕自己因为无知让孩子错过某个黄金学习期,或者因为我的错误做法搞砸某件对小房子很重要的事。
所以我提前开始学习小学6年和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方法,进行科学的大语文学习规划。这或许就是人们所说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吧。
但这本书给的东西,远远超过语文学习范围,有一件事在我脑海里清晰起来:
对于大多数走国内高考路线的家庭,高考之前,家长应该起的作用是:
通过配合和补充学校教育,帮助孩子顺利通过中高考的试炼,又保护孩子不被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所反噬。
这句话的每个字都很重要,为什么?
01
应试教育的有利与不利父母要一早就门清儿
除了少部分家里有矿、奔留学去的家庭,大部分孩子都得参加高考。
走国内高考路线,就得脑子清醒地认识到:
优质教育资源就那么点,我所在的杭州,有一半的孩子中考之后不能上高中,只能分流到职业学校,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前一半,不是后一半。
好公司、大公司要985、211,可985、211也就那么多所。
中高考本质上就是选拔考试、分层考试、高竞争性考试,优质教育资源分高者得。
既然中高考是逃不掉的,应试教育是逃不掉的,那批评应试教育怎么怎么不好,就没意义也没建设性。
更务实更有建设性的做法,是一早就对应试教育的利与不利门清儿,然后有意识地配合或补充学校教育,帮助孩子既能顺利通过中高考的试炼,又把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应试教育的利在哪里呢?
我认为至少有两点:
第一,高考是相对公平的,只看分数,普通家庭才有机会同场竞争,如果比拼素质教育,那对普通孩子就是单方面的虐杀。
素质教育,有资源的家庭才搞得起,这个不用我多说吧?去国外参加一次机器人比赛要多少钱?!好的艺术教育要烧多少钱?有资源的孩子可以在什么平台去做社会实践?在自己的同龄人里就极出色的家长平时会对孩子耳提面命些什么?人家方方面面的优势累积,玩得赢吗?
第二,高考就是为一个重要目标长期做准备。
学习聚焦目标,学习延迟满足,学习行为自律,学习找到聪明的做事方法让自己事半功倍,学习通过反馈不断优化和精进,学习应对竞争,学习向他人学习,学习迎接阶段性成功和应对阶段性挫折……
这个过程需要的素质是实现任何人生目标都需要,那它就是对真实人生一场声势浩大的预演。
那应试教育的不利在哪里呢?
应试教育会驱使着所有人狂热地追求高分,为了高分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减法教育》的作者于晓冰老师,在教学一线待了21年,以下是他的观察和总结:
第一,学习极其功利,只为了考试而学习,考的才学,不考就不学。
比如认为只有读教科书和考试要考的名著才是读书,其他书都是闲书,读了也是浪费时间。
第二,学习填满孩子时间,不断延长学习时间和增加学习任务。
有时午休、课间、周末、假期等本该休息的时间都被塞满,作业过多导致熬夜,孩子根本没有太多用于恢复精力和休整的时间。
第三,追求解题套路,并且用大量时间机械刷题,不是为了有直接收获和成长而学习,而是为了提高答题速度和得分而学。
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比如阅读类习题提供的是碎片化的阅读,大量做题并不能真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大量阅读书籍才行。表面上大量做阅读题是做捷径,殊不知背离语文学习规律,反而绕了远路。
第四,家长包办、代替、强制、大力干涉孩子学习,比如给孩子整理错题集,孩子什么都不要管,只要搞好学习就行。
很多家长觉得我不鸡娃,我佛一点不就行了嘛,有一句话叫“势必人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校、老师、家长、学生、辅导机构都会身不由己地卷进去:
出现了衡水模式和效仿衡水模式取得成功的学校,其他学校如果不分秒必争、不搞题海战术,高考就吃亏了;
甲学科的老师布置大量强制性家庭作业,乙学科的老师体谅学生少布置,学生学习时间就被甲学科抢走了。花的时间少自然成绩差,到时候没法向学校和家长交代的是乙学科的老师。作业少,家长甚至会质疑老师不负责任,所以乙学科老师只能多布置作业。
一个学生提前学,其他同学不提前就亏了,一个同学参加辅导班,其他同学不参加就亏了。
再怎么减负,总要中高考,作为家长,只要你在乎孩子的前途,只要你不敢说“最后孩子的人生无论怎么样我都有能力兜底”,那你就没办法无视这些东西。
最后就会形成一个学校、老师、家长、学生、辅导机构的集体合谋,形成一个“势”,把人卷进去,变成一个很难叫停的游戏。
那最后的后果落在谁身上,自然是孩子们身上。
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可能对孩子造成什么伤害呢?
首先,孩子习惯非常功利地对待学习,考试考的才学,不考的就不学,自发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几乎没有。
这是一个需要终生学习的时代,但很多人一离开学校就再也不愿意学习了。
其次,考试的压力、过多的学习任务、过长的学习时间、机械化的刷题,让学习变成无聊的苦差,消磨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变得厌学。
孩子不是真心爱学习而学习,而是迫于压力不得不学习。这一点很讽刺,孩子们去学校是去学习的,结果反而被掐灭了学习的兴趣。
第三,孩子只有他控,没有自控,没有内在的驱动力,一旦独立意识萌发、进入叛逆期,他控失效,自我管理就完全崩溃。
第四,孩子是为了取悦家长、满足家长老师的预期而学习,除此之外没有找到学习和奋斗的意义感。
当以高考为目标的时候,还好。一旦考上大学或学业完成之后,唯一的目标消失,不得不开始考虑个人目标、梦想、自我实现需求的时候,容易得空心病, 觉得人生毫无意义,了无生趣,对生活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第五,家长包办、代替、强制、大力干涉孩子学习,孩子要么叛逆反抗,要么习得性无助,习惯性依赖,变成妈宝。
第六,可能出现紧张的亲子关系。
这样的孩子,成绩不好,固然得不偿失,但哪怕成绩很好,是我们希望孩子成为的人吗?
02
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不知道其他家长是怎么想的,至少我不是的。
于晓冰老师是一个有教育理想的老师,他非常可敬的地方是:
他身在教学一线,切身观察到了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家长、学生为狂热追求高分而出现的种种怪现象,他心里深知许多做法正在妨碍,甚至是毒害孩子的成长,十分着急。
所以他顶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哪怕初期语文成绩不好看,也坚持“不拖堂、不加课、不布置硬性作业”的三不原则。
然后凭着过硬的教学能力,以及对历年试题和命题规律的钻研,既帮助孩子们很好地应试,又尽量规避应试教育的副作用,给孩子们真正好的语文教育。
有人说,医者父母心,其实好老师也是父母心。
他在书里让家长们好好回答一个问题: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相信他以一颗父母心非常认真地考虑过这个问题,他的答案不是孩子通通考高分。
他希望孩子们真心热爱阅读和写作,孩子们能高质量地思考,希望孩子们有旺盛的求知欲,希望孩子们找到理想和抱负,希望孩子们有自控力……考高分只是语文学好之后水到渠成的事,而不是目的。
所以他说他不会因为孩子们通通考高分就标榜自己是好老师。
那是不是孩子成绩好,考上好大学,父母就是好父母呢?孩子就是理想中的孩子呢?
我忍不住想起,努力鸡娃十几年,孩子刚读美国名校就选择自杀的一得他爹。
我第一次非常认真地考虑这个问题:我希望我的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首先,我希望我的孩子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像我一样发自真心地热爱学习,热爱阅读,把阅读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其次,我希望我的孩子有细腻敏锐的感受力、洞察力,勤于思考,同时具备高质量思考的能力,像我一样真心地热爱写作,把写作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第三,我希望我的孩子有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事,热爱和优势的组合,可以让她既快乐又自信。如果能慢慢找到自己的兴趣、目标、理想和远大抱负就更好了。
第四,我希望我的孩子是一个能做好自我管理的人。但自律其实哪怕对成年人来说也是极难的事,成年人都做不好的事情,不能要求孩子马上做到完美,我希望和她一起研究怎么做时间管理、精力管理、怎么延迟满足,怎么践行知行合一。
第五,我希望她具有成长型思维,相信能力是可以习得的,人是在不断的动态成长中的,把所有的“不擅长”都当成“暂时不擅长”,这样她就不会害怕失败,就永远有勇气重新开始。
第六,我希望她是一个真诚、温暖的人,能比较轻松地与人交往,能交到三五个知心朋友。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我们作为父母的初心,报定这个初心,就不容易迷失。
我当然也是希望她能考高分,中高考都能考到好学校,但是这个目标只能和上述的培养目标并行,不可以互相妨碍。上面这些培养目标,应该具有更高的优先级。
做父母的功课,就是要找到一条鱼和熊掌兼得的培养之路,也就是我标题里说的,既能帮助孩子很好地应试,又努力让应试教育的副作用最小化,保护孩子从应试教育中穿身而过,而不被反噬。
03
如何给孩子好的语文教育?
当然了,既要帮助孩子应试,又不能伤害孩子的学习兴趣,这是一条难走的路,任重而道远。
不可能读一本《减法教育》就全部都解决了,不过我还是从于晓冰老师这里得到许多育儿灵感。
第一,坚持孩子是学习的第一责任人。
我绝对绝对不要成为盯着孩子学、揪着孩子学、求着孩子学、逼着孩子学的父母。
要让孩子热爱学习,主动学习,就得先学会放手。
一个人喜不喜欢做一件事,和他的自主性和自由度关系非常大。
我现在还记得非常清楚,小时候如果是我自己主动要收拾房间收拾家,我会做得很开心,但是我如果被要求、被吩咐做什么,那我就很讨厌做。
工作以后也一样,我先生做药物研发的,上一个公司待得不开心,就是因为老板干涉太多,做项目的自由决策部分很少,现在这个公司自主性和自由度高,他反而经常主动加班,非常专注地想把项目做好。
学习也是一样,家长关注过多,干涉过多,管得过多,本身就是在扼杀兴趣。
我从《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里学到了心理学家阿德勒“课题分离”的概念,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他应该是学习的第一责任人,父母要做的应该是把马带到水边,但不强按着它的头喝水。
课题分离、孩子作为学习的第一责任人,并不是放任主义。而是秉持一个原则,我从英文动画《Little princess》里学到一句话用来描述这个原则最准确,小公主希望自己的事情自己来,讨厌别人通通帮她做好,国王答应她:“We won't give you any help, unless you ask for it.”
其实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这种自主意识了,什么事情都想要自己来,不想要帮忙,但家长很容易就以你做得不好,我做得又快又好为由,越俎代庖,剥夺孩子锻炼、决策、自主安排的机会。
这种越俎代庖的冲动很难忍住,所以我打算继续读一下《被讨厌的勇气》作者的另一本书《不管教的勇气》,好好修炼一下自己做父母的定力。
第二,鸡娃于无形。
《不平等的童年》里,区别底层家庭和中产家庭的教育,中产以及以上的家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叫做“文化资源”。
什么是文化资源呢?就是知识不是非要在课堂上才能学习,平时的交流中,时时处处都是在学习。
受过良好教育的家长,他的词汇量、他的知识储备、他的思考复杂度和思考方法、他的表达能力,都会在日常交流中源源不断地传输给他的孩子。
比如说,一个做律师的家长,他和孩子讨论问题就要求孩子无论提出什么观点,都要找出3个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绿巨人厉害还是蜘蛛侠厉害,你的观点是什么都行,但你要找出3个论据证明你的观点,找出3个论据来说服我。
我希望做一个学习型的家长,加强自己各方面的修养,成为一个给孩子提供文化资源的家长。在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在平时的交流中就对孩子耳濡目染,起到鸡娃于无形的效果。
最近小房子刚认字,我模仿西方复活节找彩蛋的游戏,在散步的时候,和小房子玩“汉字 hunt”的游戏,让小房子满世界找自己认识的字。这也是鸡娃于无形的一个小例子。
第三,大量自由阅读。
要让孩子爱上阅读,有两个重要的点:
其一,是阅读的环境,包括一个有很多藏书的家以及爱阅读的家长。
其二,是要给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阅读的自由。我不会规定孩子要读什么书完成什么阅读任务,不会追求没有任何少儿不宜内容的所谓“洁本”。
第四,记忆存折
这是于晓冰老师独特的一套语文学习方法论。
所谓建立一本记忆存折,就是利用小孩子记忆的黄金年龄,大量背诵经典诗文。
他的原话是这样说的:
“在古诗文学习过程汇总,帮助孩子建立一本记忆的‘存折’,很有必要。往小了说,大量背诵经典诗文,再辅以一定数量的阅读,可以轻松搞定让很多学生和家长非常纠结的中高考语文,有了几百上千首诗文在脑子里,那中高考语文简直是小菜一碟。往大了说,一个人头脑中的这些经典诗文,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一个人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我准备花10年时间,和小房子,背上一两千首诗词,古文方面呢,先背《大学》,再背《论语》,再《孟子》,再《中庸》,然后背《古文观止》。有余力就多背一些,这些是保底背诵书目。不用担心孩子背不下,古代儿童上私塾,背下这些是很正常的。
我发现儿童时期、青少年时期,如果没有这些童子功,以后再背再学,都很难。
第五,网络使用能力
小房子他们这一代人,注定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完全不让接触是不现实的,我要教给她既最大化利用互联网,又不对奶头乐信息上瘾的能力。
能去伪存真,搜索整理自己需要的信息,能利用互联网学习,能发布自己的声音,能利用互联网扩大个人的影响力,又懂得克制,不让纷乱的信息扰乱自己的脑子。
第六,生涯规划教育。
这本书提醒了我一件事:
“绝大多数学校的绝大多数学生,在高中阶段唯有一个目标,就是在高考中拼命考一个好成绩、好大学。至于上哪所大学,上哪个专业,在报考之前从未考虑过,有生涯规划指导的学校少之又少。”
确实是这样,但恐怕靠临时的生涯规划指导也是解决不了“我想做什么”、“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么大的问题。
所以我的一个行动灵感是:我要在孩子上大学之前,至少带她了解100种职业,100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可以通过介绍职业和生活方式的vlog视频,可以看报道和采访,可以看职业剧,可以看传记,可以给孩子创造“跟着某某上一天班”的观摩机会等等。
梦想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梦想其实是来自视野和眼界的,希望可以给孩子探索自己的人生路,提供更多灵感。
最后我想说,孩子会遇到什么老师,是我们控制不了的,于晓冰老师这样的好老师更是可遇不可求,我们能控制的变量只有我们自己。
我上面说的许多点,许多父母自己就做不到。先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成为更好的父母。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