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高考阅卷十几秒改一篇作文, 是否会催生现代版八股文?

浙江满分作文讨论得轰轰烈烈,从这些讨论中发现一个问题,一个可能是比较直接的,但又具有根子方面原因的问题,即阅卷偏好或阅卷技术导向性问题,这一问题的影响不应该被忽视。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上有所好,下必从之,高考本来就是选拔性竞争性考试,高考阅卷偏好那是最直接的一个指挥棒,考生会仔细分析往年高考满分作文,从中找出区分好作文的标准,会揣摩高考作文阅卷偏好,同时也会通过各种渠道仔细研究往年高考语文阅卷组长的偏好。而这个偏好会通过更加直接的方式影响到考试备考时的作文训练。

比如每年高考前,阅卷组长都会被邀请到一些中学去演讲吹风,比如网上就有关于风口浪尖的浙江高考语文作文阅卷大组长陈建新的演讲详细报道。高考毕业班语文老师对于这些类似的演讲会作为重中之重去研判,尤其关注其带有评分倾向性的内容,然后再把究成果教给学生,有用即真理,学生肯定是向着这个目标拼了命地去做各种迎合。所以,错不在学生,而在阅卷技术性标准无意中带来的主观导向性上,这才让人细思极恐。

没参加过高考阅卷,参考考研阅卷的方式,几百人在一个封闭区间里,连水杯都不能带进去,阅卷时,从早到晚,最累的是眼睛、大脑和右手手指。屏幕上是扫描进电脑的试卷,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大脑做着判断,右手在电脑键盘右侧数字区随之打分,重复着“大脑快速阅读——右手按数字键打分——按enter键确认并切换到下一份”,每个三四百字的文科大题,整个评阅过程不过几秒,评阅一篇作文也就是十几秒,基本上是只抓知识点,关键词,根本不会去一句一句地仔细看,所以写得乱糟糟的的卷面,得分肯定高不了,没有条理,不习惯于答题列出个一二三的,也会吃很大的亏。

我估计作文批改应该也是这样。评阅技术的限制,决定了考生在作文时的策略选择,即要想办法在有限的几秒内,一下子就能抓住阅卷人的眼球,所以只能选择出新,用一些平时不太关注的名人名言去蒙阅卷人,最起码能得个保险分偏上的分。 大家争论的焦点之一在于这个引用的典故上,那到底该引用这个呢,还是引用哪个?引用中国的呢,还是引用外国的?

这里面确实有可能会出现一个导向性,引用本国的显示不出来知识面或本领,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引用外国的犄角旮旯里的名人,只要能一下子镇住阅卷老师,让其形成一个学识渊博第一印象,一转念的功夫,作文评分就出来了,目的就达到了,所以,与古代的八股文相比,现代高考作文更加精致,更加充满了应对各种评阅环节的技术性考量,当然,这也可能会因此失去语文作文考察学生真正文字运用和表达能力的初衷。

在语文作文阅卷现场的组织开展过程中,阅卷组长就起到了一个主导作用,他必须能根据预判到的一些往年批阅时容易出现的一些情况,提前做出一定的导向性的意见,这是其职责的一部分。这种导向性也不一定是像有些人批评的那样说是“故作高深”,也不一定像是有些人揣测的,是在有意导向“崇洋媚外”之类的,这倒不至于,我认为。更有可能的是,他也是被这种阅卷过程中的技术性因素的局限性给生生逼出来的,他只是这个评阅机器的一个零部件。

比如,阅卷组长肯定要考虑到考生在作文方面的区分度问题,要拉开分数差距。而如果考生都一窝蜂地去引用苏轼屈原司马迁“三巨头”了,作文区分度可能就会出不来,而总得要有个标准来拉开考生差距,按照往年的经验不给动辄引用“三巨头”的考生高分,这也是情有可原的,问题在于,这可能也会成为一个导向性,甚至导致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越来越生僻、晦涩、崇洋媚外。

我认为,引起争议是个好事,说明问题被揭露出来了,下一步就是怎么解决的问题了,就是技术性层面的问题了。办法总比困难多。现在尤其急迫地需要解决的问题,可能是高考作文阅卷的技术操作层面带来的影响的问题,即阅卷时间精力的不足与阅卷质量输出之间不成比例的难题如何解决的问题。我认为,一些客观性的题目可以继续转机器阅卷,节省人力,而主观性的题目,尤其是作文阅卷,必须一是提升阅卷人的门槛,让更多相关领域的专家型教师参与,二是单独列出来,适当多分配一些主观评阅时间。

但不管怎么样,我觉得学生的分数是没有问题的,今年的评分标准已经就这样了,只能以后补救,这是原则,也是没办法的事,就如同足球赛,有球员手球进球了,且逃过了裁判判罚,vr也没发现,进球被判有效了,那就是有效,是没法更改的,这也是高考程序公平的一部分,也不需要更改。或许,这就是人生,命运的车轮滚滚而过,有得到也有缺憾,而缺憾也是人生过程的一部分,缺憾本身也是一种魅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