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小欢喜》,是一部家庭现实主义题材的热播剧。剧中围绕三个高考生家庭,四位性格各异的少年,在面临人生第一场重大考试的一年中,各自发生的喜怒哀乐的故事。
今天,我想聊聊剧中的三位爸爸。《世界需要父亲》一书中写道,世界上没有什么职业比父亲更为崇高,也没有什么人比父亲的影响力更大。
的确,爸爸这个职业难度大-因为他塑造人,影响人。但爸爸这个职业门槛也低-没有上岗证就直接上岗了。到底怎样才算合格的爸爸?成为足够好爸爸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男人进阶成长的旅程。。
一号爸爸乔卫东
乖乖女乔英子的爸爸,和妻子感情不和离了婚,为弥补对女儿的亏欠,千方百计地宠溺闺女,使尽浑身解数与前妻斗智斗勇,为英子尽力争取宽松的学习环境,躲避妈妈的高压。
二号爸爸季胜利
特立独行,赛车少年季扬扬的爸爸,身为国家干部的他,不苟言笑,政绩出色却不知如何与儿子相处。在高考的巨大压力面前,季家父子矛盾冲突不断升级。
三号爸爸方圆
调皮捣蛋的麻烦精方一凡的爸爸,中年意外失业,三个爸爸中现状最不如意的,却是个就绝对的宝藏爸爸。性格温和情商高,乐天豁达还顾家。整天周旋在强势的老婆和不省心的儿子中间,一家却最是其乐融融。
在传统认知里,父爱深沉内敛,威严不可被挑战。然而,时代不同了,父亲一职也需要打破传统,与时俱进。
成为父亲不需要考试,成为一个好父亲却需要一路闯关,一路反思,和孩子一起成长。
参与感,才是最高级的陪伴。
乔英子从小和掌控欲很强的妈妈一起生活,父亲的缺位,让英子与妈妈的矛盾无法调和,差点用跳海结束生命;
喜爱赛车的季扬扬,从小在姥姥家长大,陪伴他最多的是舅舅,长年在外工作的爸爸,缺席了从小学到高中的所有成长历程,父子俩说不到两句话就开始闹别扭。
父亲缺位家庭,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中国社会也是重灾区之一。
太多的家庭,父亲没有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或因为婚姻解体,或外出打拼,或长期与工作为伴,遗憾缺失了孩子的成长和教育。
很多父亲缺席的初衷,是想给孩子所谓的“更好的教育”,却忽视了对塑造孩子品格、情商效果更显著的家庭教育。
父亲在家庭的参与感,包括陪伴孩子左右,参与孩子的生活日常,开启家庭教育等。
可以说参与感是最高级的陪伴。
如果说陪伴,好比辛勤的园丁灌溉花草,决定花花草草是否能茁壮成长,
那参与感,就像灵魂的工程师,决定了花花草草是否自由绽放。
如今的社会,对于父亲职责的定义,社会给予了很大的宽容,主流认为男人更多的责任是主外,打拼赚钱,教育和陪伴的任务全交给了妈妈。所以蜻蜓点水式地参与孩子的成长,几乎是常态。偶尔出席下家长会,偶尔过问下孩子的作业,就像任务打卡一样。
剧中黄磊饰演的方一凡爸爸,则展示了教科书级的参与感: 一手好菜照顾儿子生活,循循善诱关心儿子学习;母子吵架了,老爸两边调停;学校里闯祸了,批评疏导。一人分饰多角,既当爹又当保姆,还当玩伴还当训导主任。
《世界需要父亲》里说: 一个积极参与孩子成长的父亲给孩子的情商带来意想不到的诸多益处。更容易幸福,更多的好奇心,更能对抗压力等。
的确,方一凡在几个孩子中,成绩让人头疼,最不让人省心,但也是最开朗乐观,最有人情味的小暖男。英子的抑郁,扬扬的心门紧闭,林磊儿的小心翼翼,恰恰说明,父亲的参与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神奇的催化作用。
放下“男人只要负责赚钱就好“的魔咒吧,”重在参与“是每个爸爸必修的基础课。
换位思考,蹲下来沟通
老季和扬扬,两人一沟通就剑拔弩张。儿子晚归,浪费了妈妈在家精心准备的晚餐。季胜利大发雷霆,问儿子为什么出去撒野那么晚不归家,儿子说,我没去撒野,我是想做赛车手,想做韩寒,老季说:“全中国就一个韩寒,你要考不上大学,你的人生还有什么希望?”
平等沟通,其实是现在父母最缺乏的一项行动。
”我是为你好”,很多家长打着这样的旗号,父亲在教育孩子时,更喜欢用一种居高临下的严父姿态。
用威严压制孩子,恰恰说明了沟通是没有底气的,想用权威让孩子顺从自己的意愿,就算赢了也是表面的“胜利“。
两个站得不一样高的人沟通,无法避免仰视和俯视。仰视的人(孩子)只是佯装顺从了,俯视的人(父亲)居高临下的得意,权威得到最大的满足,这样的沟通,沟而不通。
关于这一点,方圆爸爸在剧中又示范了沟通的正确打开方式。
方一凡,考试全班倒数第二名时,被妈妈一顿狠K,母子吵翻了。
方圆是这样做的:
1. 换位体会儿子的感受。
考试差又被老妈K,心情肯定不好,自尊受损。
避开众人,单独与儿子沟通。
2. 平复儿子的情绪。
肯定方一凡的进步,理解他的不容易。
3. 设身处地的着想,赢得对方主动说出想法。
方一凡发泄似地说出了内心的沮丧,方圆才能继续“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如果没有换位思考,就不能体会孩子的心境,处境;如果没有感同身受,就不会想要蹲下身,平等地与孩子对话。
老季如果不是听了高人建议,放下架子,以网友的身份每晚和儿子聊天,根本无从了解儿子隐藏的心声。
孩子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独立平等地对待,才能听到孩子的心声。
没有人希望被别人“俯视”对待,孩子也不例外。
创造抱性持环境,包容孩子的不完美
意大利教育专家蒙特梭利倡导:教育就是要给与爱和自由。自由,尊重孩子的自发选择。
调皮捣蛋的方一凡喜欢跳街舞,在妈妈看来,一个高三学生简直就是不务正业,如果还想靠跳舞吃饭,天方夜谭。而方一凡却一心想要参加艺考,不只是妈妈,其他很多人也认为参加艺考就是自寻死路,只有差生才会去走这种“偏门”。“妻管严”的方圆却“顶风作案” ,一边肯定孩子的天分,一边偷偷带着他找专业的老师评估,报班上课。后来还和儿子一起说服妈妈同意报名艺考。
方圆爸爸能够正视儿子的个性差异,还能肯定他的天分,其实对于艺考之路能走到哪,心里是没底的。但是方圆认准了孩子跳舞的时候,神采奕奕,那就支持他一条道走到黑。
创造抱持性环境,让孩子能自由生长。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最早提出“抱持性环境”理论,大意是一个人成长时,如果能得到周遭环境情感的支持,理解,包容,那么这个人就会因为环境的照顾,获得额外成长。
方一凡是幸福的,爸爸没有受焦虑的妈妈的影响,坚定地支持了他的舞蹈梦。
创造抱持性环境意味着,为孩子创造一个包容开放的成长环境,成为你本来的样子就好。
学习差一点,体育好就行;调皮捣蛋一点,正直就行;考不上名牌大学,跳舞出色就行。
没有一个孩子是完美的。
看了方一凡,你就会明白,做个“学渣“也挺快乐。
作为父亲,在家庭中也扮演着精神支柱的校色,肩负着塑造家庭氛围的使命。
孩子是一朵慢慢开的花,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
结尾:高考,中国人开启人生最重要的考试,因此浓缩了很多喜怒哀乐,和矛盾冲突。其实不只是高考家庭,每个家里,父亲的角色是基石,是主题曲。
父亲,也是永不退休的终身职业,一路打怪一路升级,祝愿每位父亲都有机会获得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