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高考平行志愿填报, 选择冲一冲比自己分数高多少好? 看志愿模式定

传统高考时代,全国各省市的高考志愿填报与高考录取模式大体相当,经过几十年的高考录取经验累积,以及“学校至上”理念的影响,绝大多数人都形成了“冲、稳、保、垫”的高考志愿填报模式,这也是题主的所谓“平行志愿填报冲一冲大概比自己分数高多少?”问题的来源。

现今时代,新高考改革一直在路上,有四川、贵州、河南等尚在传统高考录取时代的省份,也有重庆、湖南、广东等处于“3+1+2”新高考模式的省市,还有上海、浙江、山东、北京等实施“3+3”新高考模式的省市,高考志愿填报也有传统高考省市的“学校+专业(类)”模式,有“专业(类)+学校”的新高考模式,还有“专业组+学校”模式,不同省市不同的高考模式与志愿填报模式组合,形成了一种百花齐放的高考与录取环境。

在现今个性化百出的时代,目前的高中学生及就业观念已经与传统高考时代大相径庭,“学校优先”的理念并不能上下通吃了,“专业优先”理念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而笔者更关注的是学校与专业之间的平衡。

学校优先理念时代分析

在传统高考时代,是学校优先的时代,专业的选择一直处于次要地位,而且还存在专业调剂这一隐藏而未知的超级大BUG。有数据显示,在传统高考时代,有三成甚至四成属于调剂录取,这让很多高考生及家长头疼。

在这个时代,学校优先加上专业调剂,是高考志愿填报“冲一冲”的温床。在这个时代,看学生的可接受程度,一般来说,上冲的分数幅度一般建议在3-5分左右,如果加上自己高考志愿填报误差的话,最高不超过8分为宜。

可能有网友说,冲一冲就是希望自己有机会进更好的学校,比如2019年河南那位536分的考生冲进了北京大学。虽然这考生冲进的是护理学专业,但学校巨大的优势的确让很多人羡慕,但这样的机会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不是万里挑一,应是十万分之一的机会。

为何在这个时代,不太建议随意冲?因为冲得太多、太高的话,即使抓住了那几率很低的机会冲了进去,绝大部分可能都是被调剂,这部分学生中不满意的十有八九,于是造就了后续的“转专业”竞争火热、不对口就业过高的问题,这就是国家实施新高考改革的初衷。

专业优先理念时代分析

在新高考时代,高考志愿模式又分成了两种。

一种“专业组+学校”模式,这个模式一样存在专业调剂,与传统高考时代有差距,但在部分高校来说与传统高考无异。最典型的是2021年的中山大学专业组划分模式,将很多的冷门专业划分入计算机类专业,从而导致全国考生、家长及网友的反对,造成学校该专业组模式只实施了一年而结束。

另一种就是重庆、山东等省市实施的“专业(类)+学校”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几乎99%的高校实施的是单个专业或者同一专业大类下的不同专业组合进行志愿填报,对于这一高考志愿填报模式,考生如果有既定的专业(类)目标,采取“冲一冲”方式填报志愿,由于不再存在专业调剂,而且每个志愿也只有一个或若干个同类专业,在合理志愿填报结构下,可以适当往高一点“冲”。

在此情形下,笔者一般建议往上冲的幅度,对应高考位次分析,以不超过10分为宜。如果是本科提前批次的专项计划,还可以适当提高一些,但也不宜太高。

写在后面

当然,每个人的观念与认识不一致,也并不是每个考生或家长都对高考志愿填报把握较大,由此造成了高考志愿填报中出现低分高报、高分低报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在传统高考时代向新高考时代转型的省份,出现上述现象的几率更大。

高考志愿填报时,“冲一冲”到底比自己实际分数高出多少,与高考成绩分数差对应的位次差距有关,也与个人实际填报的高校有关,一般来说,冷门专业可以冲的机会远大于热门专业,偏远地区的高校可以冲的机会要大于中部甚至沿海地区高校。

我们从2022年很多985名校在很多省市断档,就会发现“冲一冲”的机会存在,但并不会有太多的机会,也并不是一直存在的,一句话:可遇不可求。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