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多地小学发布学位预警, 人口滑坡会对我们造成什么影响?

社会越向前发展越少子化,这是所有发达国家们都经历过的。

去年出生人口少于大学招生数在出生人口方面,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这是1950年以来,我国年出生人口首次跌破1000万。从2011年以来历年的出生人口数据来看,2011年至2014年,我国出生人口均超过了1700万人,2015年降至1654万人,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2016年和2017年出生都超过了1700万人,尤其是2016年达到了1883万人。但进入到2018年,二孩效应明显减弱,当年出生人口仅为1523万人,其后出生人口数量持续减少。其中,2022年出生人口数量仅为2016的50.77%。也就是说,6年来,我国出生人口下降了一半左右。

近年来,受育龄妇女持续减少、生育观念变化、婚育推迟以及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国出生人口持续下滑。当前年轻人的婚育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婚育的社会价值出现了多元化理解的倾向;结婚生育对于人们社会存在和社会价值的意义,出现了弱化、淡化的现象。单身、不婚、不育,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同时,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随着结婚、生育、养育、教育以及个人生活的成本上升,住房等价格高企,就业、工作的压力增大,出现“生不起”“养不起”“不敢生”“不想生”等问题。各地的出生人口、生育率、自然增长率普遍下滑。在人口大省河南,2022年该省出生率为7.42‰,死亡率为7.50‰;自然增长人口-0.8万人,自然增长率为-0.08‰。人口自然增长率62年来(自1961年开始)首次出现负增长。河南之外,安徽和甘肃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也是多年来首次转负。重庆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重庆全年出生人口19.2万人。结合《重庆统计年鉴2022》数据来看,重庆2022年出生人口数据,是自1997年以来重庆出生人口首次跌破20万人。2月21日,上海卫健委发布《上海市2022年度人口监测统计数据》,数据显示,上海全市户籍人口总和生育率为0.7,平均初育年龄为30.36岁,平均生育年龄为31.18岁。数据还显示,上海常住人口一孩率66.01%,二孩率29.46%,多孩率4.53%。户籍人口一孩率73.80%,二孩率24.34%,多孩率1.86%。

央企幼儿园首次对外招生去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出生人口跌破1000万对教育领域将产生较大影响,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就是学前教育。生育人口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生源的走向。按照6岁的入学门槛,2016年、2017年出生的孩子眼下进入正是入读小学的时段,最近,济南、成都、长春、南昌、大连等多地,均发布了针对2023年秋季义务教育入学的“学位预警”。在近期出现小学入学难的同时,部分幼儿园招生荒也登上微博热搜。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发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为956万,自1950年来首次低于1000万。相比于2016年的新生儿“小高峰”,去年新生儿数量减少了927万。正值春季开学,家住武汉市汉阳区归元寺附近的龚玲(化名)在小区周边为刚满3岁的儿子物色幼儿园。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家门口的一所驻汉央企机关幼儿园向她抛来橄榄枝。该幼儿园园长告诉龚玲,自己在这所幼儿园工作了20多年来,向来只对单位内部招生,前几年刚放开二孩时,生源多得还要排队筛选入园,但从去年秋季开始,个别班级却出现了招不满的现象。面对变化,今年春招园方决定扩大招生范围,不再硬性规定家长必须为本单位职工。龚玲发现,小区周边近年来新增了多所幼儿园,既有大型教育集团创办的高档私立双语幼儿园,也有新开的区级公立幼儿园,一些新建的小区还配套设立了普惠幼儿园,这让家长们的选择丰富起来。在武汉某小区内打开地图搜索幼儿园,方圆2公里内竟有28所幼儿园。由于竞争激烈,这些幼儿园抢夺生源也是花样迭出,私立幼儿园的“老带新”活动,老生学杂费可立减5000元,普惠幼儿园新生学杂费直接打9折,公立幼儿园不设招生范围零门槛入园但即便如此,依然一“生”难求。一家私立幼儿园园长接受采访表示,该园小班今年春季计划招生45名学生,实际只有32人报名入园原本计划新开设2个托幼班,也只有4个孩子报名,最后不得不取消托幼班,把4个孩子安排到小班。该园长坦言,幼儿园从“报名难”变成“招生荒”,一方面是私立、普惠幼儿园增多,家长可选择的范围增加了;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近些年生育率的下降,导致能够上幼儿园的孩子数量骤减。“我们幼儿园2018~2019年高峰期时,在园幼儿有240多人,现在不到140人。”

在湖北一家三甲妇幼医院产科工作的护士王丹(化名)也接受了采访,2012年~2016年是她从业以来经历的生育高峰期,那时孕妇建档得提前一个多月排队,生产时顺产产妇要求2天出院,剖宫产的话最多不能住院超过5天,现在不同了,产科床位非常宽裕,二人间、三人间随时入住,单人间也空得很,产妇产后恢复慢想多住几天也不会被催着出院了。查看6年来的出生人口发现,2018年我国出生人口数为1523万,到2019年回落至1465万,此后3年分别又降至1200万、1062万和956万。而这一批新出生人口,正是当下幼儿园招生的主力军。出生人口下滑对于教育领域的影响是分时间段的,就目前来说,学前教育首当其冲,受到较大冲击。在二孩生育高峰后,出生人口下滑明显,当2018年以后出生的孩子入读小学时,需求就明显减少。整体而言,出生人口减少对小学招生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结构差异,未来乡镇的小学受到的冲击最为明显,其次很多县城和部分小城市的小学也会受到影响。但年轻人流入较多的大城市这一影响很小,这些大城市学位一直比较紧张。

2040年参加高考人数不到600万?相比于已经表现出的基础教育影响,人口变动对高等教育的辐射同样让人关注。从2012年到2022年,其中2012年高考人数和出生人数差最大,二者缺口达到1058万(出生1973万,高考报名915万)。此后两项数据的差距逐步变小,但多维持在800万左右。

从2012年到2022年这近11年的高考报名人数来看,每年报名高考的人数稳定在1000万上下,不过出生人口在11年里下滑了1017万。自2018年开始,同年的高考报名数和出生人口数比例开始大幅缩小,彼时两者差距缩至548万(2018年出生人口1523万,高考报名数975万);到2019年缩至434万;2020年缩至129万。2021年开始,出生人口数量开始低于同年高考报名人数,当年高考报名1078万,出生人数1062万,二者“逆差”达到16万;到2022年,高考报名人数升至1193万,出生人数却降至956万,逆差进一步提高到237万。换言之,一年内高考报名人数和出生人口数的“逆差”,翻了13.8倍。根据《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普通本科招生444.60万人;职业本科招生4.14万人;高职(专科)招生552.58万人(含五年制高职转入专科招生45.20万人)。也就是说,2021年本专科招生规模达到了1001.32万人,比2022年出生人口多了40多万人

以2022年出生人口基数(956万)计算,假设均完成了初中教育,按照当前初三毕业生参加中考升学的“普职比”(2022年普职比约为6:4)即其中60%参加高考,那么2022年的新生儿中,也将只有不到600万左右的学生在2040年参加高考。按照教育部此前公布的2021年全国高考的本科录取率41.63%的比例推算,到2040年参加高考的这600余万名考生中,能考上本科的学生仅有约249万余人。即便是按照去年甘肃省的最高录取率60%计算,2022年出生的大学本科学子规模也仅365万左右。据教育部去年9月发布的《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共有高等学校3012所。其中,普通本科学校1238所(含独立学院164所),比上年减少11所。以365万余名的生源规模,在当前的招录比例之下,或将难以覆盖高校的招生所需

据数据推算,按照当前普职率和大学本科招录比,到2040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或将降至不到600万,其中本科生或仅200余万。这一生源数量或将远小于大学的招生需求。在青年人口转型过程中,大学专科和大学本科的招生生源也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同类型的高校受出生人口下滑的影响差异很大。好的大学招生没问题,未来招生生源受影响较大的高校是高职院校、民办高校,未来有不少高校将会倒闭。当然,这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

在国际上,低生育率下“高考难”的情况并不罕见。以韩国为例,根据韩国统计局近期发布的数据,韩国2022年出生人口比前一年减少4.4%,创韩国有相关记录以来新低。相较于中国,韩国更早进入低生育境遇,但韩国优质教育的考学竞争依旧白热化。数据显示,韩国本科录取率约为50%,但其中仅2%的学生能进入韩国顶尖院校。这个也有个特点,九年义务教育是没有问题,九年义务教育之后的学龄人口就是真正减少;它说的报名高考人数也不是一直稳定在1000万上下,中间是九百多万,并不接近1000万,且连续五年是报名人数下降。人一少,就要提前分流。1000万出生,为什么只有最多600万人有机会高考?因为需要他们提早投入劳动力市场,所以提前分流,相当数量人连读高中的机会都不会有。有网友表示:自己受够了这个社会,不可能让后代再来受罪,不生是最佳选择,反正35以后找工作都费劲,又要延长退休,65以后才能领退休金,未来没希望,爱咋咋地。希望能抓紧想办法解决就业问题、养老问题,这样子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了,许多年轻人自己快养不活了,还生孩子?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先别急,人一定会越来越少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