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他高考用甲骨文写作文, 阅卷老师都看不懂, 被破格录取却沦为小丑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苏秦读书时昏昏欲睡,便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从科举制度出现开始,我们国家的考试制度便经过了许多次的演变,最终才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高考已经成为了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即使一个孩子的家境不好,也可以通过努力学习考上一个名牌大学,这样就可以在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有机会进入一个行业的尖端领域,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有这样一个高考考生,他高考用甲骨文写作文,阅卷老师都看不懂,被破格录取后却沦为小丑。

一个名叫黄蛉的高中生,在高考时用甲骨文写完了高考作文,这一件事情轰动了学术界。1899年,甲骨文被人们发现,虽然甲骨的数量比较多,目前甲骨已经有15万片,但是人们能够释读出来的只有2000个字。高考作文有字数要求,考生必须要写到800字以上,也就是说,最少都得写800个字。所以,黄蛉能够用2000个字里的800字完成一篇作文的写作,可谓是非常的令人惊讶。

黄蛉的这一篇名为《熟悉》的高考作文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就连高考的阅卷老师都看不懂他的作文。这件事情被人们转发之后,黄蛉也成为了一个网络红人。有许多人都觉得,黄蛉这样一个能用甲骨文写作的学生,一定是一个文化底蕴很深厚的人,至少也能够在高考的时候考过一本线,结果,黄蛉的高考总分只有428分,而那篇甲骨文作文的得分是8分。

不过,川学也还是破格录取了这个名叫黄蛉的考生。因为学校的老师觉得,黄蛉有着一定的知识储备量,以及对甲骨文也有着一定的兴趣,所以也便破格录取了他。还找到了一个考古文专家去辅导黄蛉,这个学校的老师以为,专家们对黄蛉进行了辅导之后,黄蛉在甲骨文研究板块能够散发出自己的光与热。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黄蛉为人非常的骄傲自大,而且话语里常常透露着浮夸。在古文字专家何崝教授眼里,黄蛉根本不具备研究学术的学生所具备的专业素养。一个学生若是想要潜心研究学术,就必须要能够静下心来读书,而不是整日地吹嘘自己的能力。为此,教授也是非常的无奈,并且还递交了辞呈,就连教授都不想再去教黄蛉有关古文字的知识。

这个在高考界引起了巨大轰动的少年,终究是沦为了人们眼中的笑柄。虽然,应试教育确实是有弊端存在的,比如它会让人们忽视孩子本身的兴趣,孩子在文化课以外的能力,以及会影响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孩子养成只知道去学习书中的知识的习惯。少数的天才能够突破应试教育的弊端,在小小年纪就能够在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这些科目上展现出来自己超越别人的能力,但这也是极少数。

大部分的学生,都只能够努力地去学习,无论是哪一门课,都要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去学好,去考高分。每一个考生在高考到来之前,都希望自己在排名榜上的名次能更靠前一些。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具备学习的能力,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也就造就了每个人对于科目的掌握程度不一样,有一些孩子也会在准备高考的过程里展现自己偏科的一面,不过,这些孩子也或许会在考上大学之后,把自己的偏科变为专业。

黄蛉这样的考生,显然就是对自身的实力已经不能产生清晰的认知。黄蛉的高考作文《熟悉》使用的确实是甲骨文,但是当这篇作文被翻译成了现代汉字之后,人们便发现了,这篇作文属于跑题作文。毕竟,甲骨文也就2000个字,凑出一篇作文已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更何况是需要贴合题目要求,可见,黄蛉的行为完全就是一种作秀行为。

沉迷在一些不切合实际的事情里,不踏实的学习最后会害了自己。黄蛉虽然在古文字方面有一定的天赋,但是他在实际生活里却没有能力掌控好自己的天赋,只是用天赋来让自己看上去很超群,所以,黄蛉最终变沦为了一个小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