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他写下高考作文, 其中30字连阅卷组长都不认识, 最后却被评为满分

高考如同古时候的科举,都是国家用来选拔人才的关键制度。不同的人对高考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说高考就是人与人之间最后一场公平的较量;有人说高考能改变命运……十几年的学习生涯在高考做总结,结局有人欢喜就有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便是奔着好前程去的,马虎不得。但却有这样一位考生,写下了一人忧愁,因为高考主要还是以排名划线为主,有人占据榜首自然有人在榜底游走,但总的来说参篇不到800字的作文,里面有30字连老师都不认得但却被评为满分,故事的始末让人好奇。

这位考生叫王云飞。王云飞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国学教育,在他牙牙学语之时母亲便教他经典诗歌,由此也引发了他对唐诗宋词的浓厚兴趣,对他后来的学习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青春期的孩子们都热爱武侠和言情小说时,王云飞在阅读《史记》和《资治通鉴》,虽然他的知识储备较少对书中的很多意思不是很明白,但他觉得很有意思。从小他就与其他人不同,他遨游在国学经典的世界里,他对文字的爱好也让他在国学经典方面研究出了新花样。

当学校正式教授文言文课时,这些熟读于心的文字对他来说理解起来轻而易举。他对古学经典的热爱并没有因为高中学业增多而减少,在课余时间他会省下时间继续研究经典。王云飞说,在学习这些古籍时,他从中明白了很多道理,他感受到了古人在文字中表达出的生命力,五千年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他来说有十分强大的吸引力,他对古籍文化的热爱只会随着时间增多而更强烈。

02

高考前期是最紧张的日子,他告诉自己要泰然处之,“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从古籍中得到的教诲,遇战时要从容冷静,过分急躁会影响理智进而影响实力发挥。他冷静的做着测题,积极查漏补缺,努力为高考取得好成绩做准备。

他在母亲的陪伴下来到考场,在等待开考的时间里虽然有些紧张,但无伤大雅。凭借他在语言文字上面的积累和天分,他甚至对这些文字能做出本能的反应,于是他的解题速度十分迅速。在构思作文时,王云飞突然想把自己之前的文言文学习经验用来写一篇文言文作文。这可是高考制度以来鲜有的案例,因为审卷机制的部分缺陷还没有人有如此大的胆子试风险。

这个大胆的想法一直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突然灵感上心头,提笔后挥洒自如,洋洋洒洒755字的文言文语句作出了一篇取名《绿色生活》的作文。

很快这篇“胆子很大”的作文被分发到阅卷老师手上,一看全是文言文,甚至其中有不少生僻字。阅卷老师们都没有过处理这种文章的经验,便只能向阅卷组长求助。结果阅卷组长一看,也有30个字不认识。

阅卷组长开始亲自批改这篇《绿色生活》,由于作文中有很多不常见的词组搭配和生僻字,秉承公正的理念,阅卷组长逐一查阅词典,还为这些陌生字词做下近两千字的注释。通过审慎地查阅后得出结论:王云飞对这些字词的应用了然于心,而且这些字词都用得非常恰当,给他的文章增添了很多光彩。王云飞的文化积累程度和文字应用能力让老师们十分佩服,经过统一协商后,阅卷老师们评这篇作文为满分。

03

高考成绩出来后,王云飞凭借这篇作文大火,不少名校都看中了他的文学才能向他发出邀请。最终王云飞选择去东南大学就读,而在王云飞做出选择之后,被称为“文科生天堂”的北大也向王云飞抛出了橄榄枝,但王云飞直截了当拒绝了,因为他知道“言不信者行不果”,这是哲人墨子先生在《墨子·修身》中教给他的智慧。

天才重要的不只是那1%的天分,还在于99%的努力。无论王云飞天分有多好,如果不加后天勤奋的练习,也只会像《伤仲永》的主角“泯然众人矣”。机会来的方式是随机的,能够抓住机会的是有能力有准备的人。如果没有王云飞多年的文字积累,想必他也得不到这般成就。正如《警世贤文·勤奋篇》中警醒世人的名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总需要经过一段辛勤付出的努力时光才能够得到想要的结果。

结语:

我们总是很羡慕别人的名声,甚至有很多人会把这种成功当作天分的作用,其实不然,天分只能决定你接受事物的能力,而不能增加你对事物的理解。也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才是成功王道,有太多的例子教会我们要吸取教训做好积累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厚积薄发铸就辉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