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经过3年疫情的残酷洗礼,哪怕是不看官方发布的数据,大家也应该感觉到一个社会现实正在凸显:越来越多人已经面临失业,或者正在失业的路上。
特别是刚刚过去不久的2022年,我国不仅有很多人因为疫情失去了工作,人口也进入了全新的负增长阶段,一年时间减少了整整85万人。与此同时,国内人口老龄化也在持续加深,引发一系列的养老相关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就是——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按照常理来说,我国拥有14亿的庞大人口数量,同时也拥有世界上规模第一的制造业体系,但为什么这些年大家会明显感觉到就业越来越困难呢?接下来,笔者从3个方面告诉大家答案。
第一个方面,就业年轻人规模庞大。
一方面是,近来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均达到了千万人的级别。根据官方资料显示,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为1076万人。
仅仅是最近两年时间,国内就需要新增约2000万的就业岗位,这个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原本,在经济良好的情况下,各行各业蓬勃发展,这个就业任务是可以完成的;但恰巧的是,最近几年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国内不少中小企业纷纷倒下,导致了社会岗位越来越少。
当新增的大量年轻人涌入社会,就会出现工作难寻的尴尬现象。并且,随着我国整体学历的提升,如今的大学生已经由“精英角色”转变为了“普通人群”,到了大学生“烂大街”的程度,部分企业这才有了“不招35岁以上员工的底气”,市场的负荷越来越重。
第二个方面:疫情带来的影响还在延续。
在很多人看来,随着2022年年底我国疫情放开管控,2023年经济就能很快得到恢复。但实际上,疫情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仍未散去,这也是如今各行各业较为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
毕竟,在过去几年,很多老百姓并没有赚到什么钱,吃的用的都是靠余粮,有的人甚至因此连房贷也还不起了,导致房子被拍卖。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经济很快恢复,大部分老百姓也会把赚来的钱先存起来,而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在2022年和2023年前两个月银行居民存款大幅增加的重要原因。
大家要了解的是,当居民倾向于把钱存起来,反映到市场上就是消费的人少了,生意也会不好做,而企业也无法快速发展,难以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第三个原因:中国产业结构面临转型。
中国制造业规模世界第一,多年以来为大量老百姓提供就业,但即便是这样,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现实问题一直存在。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目前制造企业大都集中在低端制造,所以企业其实很难给员工开出较高的薪酬;另一方面,在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褪的背景下,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从我国转移到了其他人工成本更低的国家,比如越南、泰国、印度等,这也导致国内就业岗位有所减少。
值得一提的是,在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之后,国家其实也在想方设法为老百姓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我们注意到,最近两年各大省份均扩张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旨在为更多的年轻人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除此之外,为了缩短城乡发展差距,我国也大力支持年轻人回乡创业,在发展三农产业的同时,也能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措施还是不足以解决就业问题的。在未来,我国仍将继续聚焦发展制造业,并解决我国制造业品牌不强、技术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让中国制造从大到强的转型,才能带动更多的就业,并以此提升劳动者的收入。
不知道大家打对此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