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出100亿建大学,企业家有这种魄力,还是少有的。能在自己成功之后反哺国家的教育事业,曹德旺的教育梦想要是实现了,真能给不少学生送去有前景的发展。
一所大学拔地而起,为高校的版图增添新的一笔,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为何曹德旺还是会被很多毕业生不屑一顾呢,还是因为他不肯给工人涨工资那档子事,触及了大学毕业生的底线。
学生上学的直接目的是很现实的,无非就是有一个好前程,书本中再多的知识,除了可以塑造三观,增长见识,还是得为升学服务。学生不怕考试,高考都能扛过来,考研的卷也不在话下。要是直接关系到工作的公考,学生也能全身心去备考。
但学生热衷考公这件事,总是被拿出来分析,曹德旺也分享了自己的观点,本以为企业家会成为大学生毕业后的“衣食父母”,总能获得一点尊重,可他却被大学生无情反驳。
曹德旺谈大学生热衷考公,观点中肯却遭反驳,不如直说给你打工
父母那一辈人,出生时一无所有,迫于生活的无奈读不起书,也没有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机会,他们凭借双手,依靠劳动,实现了不错的生活,这是人的坚韧,也是因为有时代红利。
虽说教育资源匮乏,身边没有一个学生能读到大学,可父辈的人时代发展机会多呀,他们可以凭借初中文凭就闯出个天下,现在的学生可能吗?
曹德旺就是初中文凭,白手起家,文化程度不高,但就是不服输肯吃苦,拼搏至今有了一定的成就,在输出观点的时候,就有更多人相信了。
他谈起大学生热衷考公这件事,说是因为学校教育没有教会学生动手能力,确实他的观点很中肯,学校教育重在知识积累,还处于应试的状态,自然学生的实践机会少,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
可仔细一想,什么地方能用到动手能力?还不是工厂、车间,或者是学生读工程、机械一类的,偶尔需要亲下现场。大学生反驳他:你不如直说给你打工。
考公务员不需要动手能力,但被人说成“寒窗苦读十几年,就是当公务员”,这样的话怎么听怎么都别扭。还说这样的职业不需要技术只需要动嘴皮,更是触碰到了大学生的逆鳞,当然也就出现了和他唱反调的同学。
学会了动手能力就不考公了?大学生的求职,没有说得这般轻巧
从学生所学的专业上来看,文科生想要考公务员的要多一些,这是因为专业的求职限制,使得学生选择走向管理岗位,按照曹老板的想法,那些有动手能力的理工科学生,难道就不考公了吗?
学生有各自的选择,也许有的同学并没有对考公这件事情抱有太大的热情,只是因为身边的同学大多做出了这样的选择,而且家长也在后方催促。学生被推着前进,加入备考大军,所以学生的求职问题并不是说得那么轻巧。
学历内卷已经不允许学生缺乏学术背景和文化造诣了,上大学虽然是理想,但也是为了文凭。技术型人才缺乏,但选择走这条路的人还是少一些,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是没有转变过来。想要毕业后送外卖也好,当服务员也罢,都是一种新的思路,当然,选择考公务员,并且学生是真诚的,那也无可厚非。
报考是自己的事情,学生确立了目标,便可素履而往
专家的建议毕竟存在主观想法,学生报考是关系到自己发展的事情,如果学生确立了国考或者省考的目标,做好了报名,那就全身心去准备,即使自己没有过硬的学历,没有什么家世背景,仍旧能够素履而往。
这个过程也需要学生做好选择,眼界要相对开阔一些。读了十几年的书,总归要为自己挣个好前程,在这样的考试中,大部分同学可能才毕业,对于那些经验丰富的社会考生,少了一些面试的自信。
但学生总要经历,自己的应届生身份就是一张王牌,很多岗位专门为应届生而设,学生有些稚嫩的表达考官看在眼里。准备得充分,淡定从容,也得对结果学会释然。
笔者寄语:一些“大人物”站在自己的视角思考问题,或许并不适用于所有大学生,至于其中的道理,学生需要自己去实践探索,才能验证真伪。
今日话题:你怎么看待他的说法?(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