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所料,天道轮回,高考钉子户唐尚珺落榜了!
本以为十拿九稳,谁知造化弄人,居然名落孙山。唐尚珺表示极度震惊,非常诧异,不愿意相信这个残酷的事实。
感觉此人要么很是无聊,要么就是偏执狂,反复高考,考上了也不去读,浪费了教育资源不说,还间接挤占了别人的名额,不值得追捧,更不值得同情。
从2008年开始,唐尚珺连续参加了15次高考,除了前三年成绩不理想,没过一本线外,后来的12次都考得不错。其中有4年超过了600分,最高的一次是2009年,他考了646分。
分数较高的年份,他填报了志愿,也曾被中国政法大学、重庆大学、厦门大学、广西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录取,但他一律拒绝入学,选择复读再考。
考上了却不去读,选择复读再考,让人无法理解。
他对外公布的理由是:非清华不读!
而背后真实的原因是为了奖学金。他复读的高中,在他考上大学时会奖励给他一笔钱,最高的一年奖励给了他10万元。
唐尚珺就这样反复参加高考,他不是在高考,就是在复习,要么就是在赶考的路上。如此浑浑噩噩,宝贵的光阴就这样悄然而逝,美好的年华也随风而去。
掐指一算,唐尚珺今年都35岁了!已经是人到中年,步入了油腻大叔的行列。
这样做,值得吗?唐尚珺自己有一笔账,吃瓜群众也有一笔账。
今年,唐尚珺考了594分,不高也不低,但超过了广西理科一本线,按说考上个一本院校不困难。他本人也志得意满,信心百倍,填报了四所师范大学,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及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专业。
当然,唐尚珺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清华那是不可能的,不要说清北了,就是华五、C9院校都不可能,再退一步,985他都没希望,只能在211院校中权衡利弊。即便是想读师范,北师大和华东师大这两所985师范大学他也不够格。
可惜的是,他填报华中师范大学的物理和化学专业,这两个专业被高分考生录满,他又选择不服从调剂,所以被退档。
不仅如此,其他三所高校也与他无缘,因为档案被华中师大提走了,其他志愿高校都落了空。
因此,华中师大退档,唐尚珺宣告落榜。
唯一剩下的机会,就是补录了!可惜的是,补充录取的机会不多,专业更是冷门,这对于心高气傲的唐尚珺来说,自然更不甘心,也难入他的法眼。
所以,唐尚珺放弃补录,选择回家冷静思考一番。
唐尚珺,既不高尚,也非君子,只是一介书生,还是西部贫困省区——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的一个偏远山村的农家子弟。他的家庭条件一般,父母都是农民,整日里脸朝黄土背朝天,靠几亩薄田度日,虽不算极度贫困家庭,也就是勉强能吃饱穿暖而已。
唐尚珺上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他是家中老幺,母亲在40多岁高龄生下了他,父亲因为超生而失去了工作,一家人就靠种甘蔗、桉树和刮松籽维持生活,日子过得捉襟见肘,紧巴巴的。
如此家庭条件,唐尚珺早就应该就尽快读大学,毕业后赶紧参加工作,在职场奋斗,领到薪水,然后娶妻生子,减轻家庭负担,告慰病逝的父亲,也让体弱多病的母亲了却一件心事。
从这个角度来说,唐尚珺是个不孝之子,只为了心中那个不切实际的梦想,枉读了这么多年书。
有人说他执着,甚至抬高他为“勇士”,其实不然,他是自命不凡,自视清高。而太自负的结果,就是自食苦果,今天悔不当初,明天悔恨终生。
兜兜转转,在付出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寂寥、清苦及磨难后,唐尚珺又回到了原点,就如同一首歌中所唱的那样: 终点又回到起点,到现在他才发觉……
四川的梁实参加高考是为了圆梦,是在弥补年轻时的遗憾。人家早就事业有成,家庭和睦,他参加了27次高考,每次都名落孙山,但每次都收拾好心情再备战,如此坚韧不拔的精神,堪称“考王”。
梁实今年又落榜了,不过这对于他来说无所谓,他早就成家立业了,还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他参加高考,只是为了圆自己年轻时的大学梦,是弥补一下自己的遗憾,即使是考上了,他也不一定去上。
同56岁的梁实完全不同,35岁的唐尚珺还没有踏入社会,他还是一名学生,一名屡战屡败的大龄学生。对比梁实,他一事无成,算是一个人生失意的落魄学子,或许他连范进都不如。
目前,已经断定唐尚珺要再进行复读,明年再考了。但是再复读,还有那所学校会收他呢?
只是,早已过了而立之年、马上就要到不惑之年的唐尚珺,明年能不能考上,还是一个未知数。
“努力”了这么多年,他取得了哪些成就呢?他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对得起谁呢?或许,他妈妈等不到他考上大学的那一天了。
换句话讲,即使他考上了,又有什么用呢?这么大岁数了,读完四年本科后都40岁了,步入社会、进入职场后又能有多大的作为呢?能对社会有多大的贡献呢?这种人纯粹就是在浪费生命,耗费青春,虚度光阴。他的作为,注定他终生会碌碌无为,下场可能会步伤仲永的后尘。
唐尚珺不是在励志,他不值得标榜,不值得提倡,严格来说该受到鞭挞和谴责。
最后劝唐尚珺一句: 快醒醒吧,不要再做春秋大梦了,找份工作做吧,先解决了温饱,再考虑其他的吧。至于清华大学,你想都不用想,看清现实,认清自己,脚踏实地,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