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三变成大一,只隔着一个暑假而已。但对于个人来说,这绝对是不可忽视的变化。大学校园看似简单,却承载着几年青春里的时光;怎样度过,影响深远。
许多毕业生会后悔当初虚度光阴,在随大流的思想下,荒废了学业。最后既没有好好玩,也没有认真学,既不是孔乙己、也不愿做骆驼祥子。
进入高等教育阶段,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些常识。第一个就是学分制。跟中小学阶段不同,大学里要修够了学分,才能获得毕业资格;本科生涉及到学士学位。
加学分就那么重要?提醒新生,辅导员画的饼别都信
学分制的背景下,确保自己获得足够的分数和绩点是非常必要的。千万别觉得所有学校都能“混个毕业证”。越正规的大学,考试和学分方面越严格;真的有人不能正常毕业。
所以许多大一新生从入校后,就忙着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事无巨细只要涉及“加学分”,就去报名。什么大扫除、听没有意义的报告,一概积极表现。
如果精力足够旺盛无妨,但作为过来人,不少学姐学长们提醒新生,不必太执着。学分这个东西,只要照常参与几年的学习和考试,绝大多数同学没有问题。
对那些学生有明显的影响呢?比如说你想入党、选干,老师和同学自然会根据平时表现和对班级的贡献程度,选择投票和打分。
还有就是计划出国留学的人,海外的高校,尤其是知名院校,除了学科成绩也会看重在校期间参与各类活动的情况。他们不愿意接收只会考试的留学生。
想申请保研,或者大四时作为优秀大学生被学校推荐工作,学分也是一个条件。倘若你没有以上打算,或者深知自己怎么折腾也离这些很遥远,实话说,没必要花过多精力。
有些辅导员,为方便自己展开工作、顺利完成学校下达的“业绩指标”,会夸大学分的作用。新生们要知道,辅导员画的饼,不能都信。
遇到心善的辅导员,可能因为你积极支持其工作,平常有好事能想着你。可是有的大学老师,反而背地里觉得这个学生“好骗”。劳力的事找你,好处却给更有心眼的学生。
获得学分有多种途径,新生可参考以下方式提前规划
综上,认真完成学习任务、保证足够的成绩,毕业绝对没有问题的。到底要不要那么积极地争取“加学分”,主要看大学生自身规划和意愿。
笔者的建议是,含金量高的活动不妨多参与,毕业后别后悔虚度光阴。但特别低级、除了劳力几乎没啥收获的活动,不如用这时间休息或者做更有意义的事(杠精免开尊口)。
倘若你确实觉得有主动增加学分的必要,那么可以参考以下方式。学分,是衡量学习量、学业完成指数的指标,有多种获得形式。
最简单的区分就是出勤、考试结果这种“必得”部分;以及日常参加其他项目的“额外”部分。所以想在毕业时获得学分上的优势,第一,期末考试必须争取分数越高越好。
每科几乎满分,跟每科“及格万岁”,肯定差别很大。特别是打算去海外名校留学的同学,一定要重视这个环节。
而额外加分部分,包括以下常规方式。参加比赛,例如大学生英语、物理、数学等学科竞赛;大学生创业竞赛等。
参加校园活动,例如歌手大赛、社团比拼、艺术节汇演、校园记者投稿等等。这种形式就很丰富啦,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
参加公益活动,比如许多高校会定期组织大学生,往周边村镇地区进行临时的支教活动。还有学校的心理协会,会有关爱抑郁症、孤儿院、老人院的活动。
不过要提醒同学们,献爱心时也要确保自身安全。一定要集体行动,避免单独跟陌生人相处。尤其是女生去养老院或农村支教时,防人之心不可无。
最后,竞选学生干部,也会有固定的学分加分规则。具体情况同学们可以咨询本院系的辅导员。有能力的话适当锻炼也是不错的。
【结语】都说大学生像个“小社会”的缩影,尤其是涉及到竞选、奖学金、就业推荐等利益的问题,学生之间同样有着“江湖”。希望大家可以在这个过程里增长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