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教育厅公开的相关文件显示,将对该省高职院校所设专业启用末位淘汰制,即连续2年毕业去向落实率倒数10%的专业予以调减或停招。
据了解,这一政策自2024年起实施。
福建不是个例。近日,四川省教育厅同样部署建立就业末位专业的淘汰制度,对连续两年毕业去向落实率位居末位的专业实行限期整改、调减招生计划或停招。
但按照毕业去向落实率决定专业的去留,也引发不少教育专家的忧虑。
从60%“荣枯线”到末位淘汰
不论是福建,还是四川,此轮高校专业调整的核心都包含“末位淘汰制”。
事实上,按照就业率对专业进行动态调整的做法并不新鲜,不过此前将就业率的“荣枯线”定在了60%。
早在2011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就表示,要健全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到了2021届,教育部将统计指标由就业率改为毕业去向落实率。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与核查工作的通知》,毕业去向落实率包括协议和合同就业率、创业率、灵活就业率及升学率。
而60%“荣枯线”这一思路,也在不少省份的高等教育工作规划中得到延续。比如2022年8月,安徽省政府印发的《深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称,要控制社会需求不足、毕业去向落实率低的学科专业招生规模,连续3年就业去向落实率低于60%的专业暂停招生。
而此次福建针对职业院校专业调整的文件,则没有提到60%这条“荣枯线”。
具体而言,福建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做好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末位淘汰制”,即对连续两年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处于末位10%的专业调减或停止招生。
同样,四川省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近日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也明确提出建立专业“末位淘汰制”,即对连续两年毕业去向落实率位居末尾的专业实行限期整改、调减招生计划或停招。
除了“末位淘汰制”,《意见》还明确,对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两年低于50%的专业实行黄牌提示,对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三年低于50%的专业实行红牌提示。
就业数据定“生死”?
202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59.6%。近几年,每年新增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但在就业市场上,求职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现象仍大量存在。
今年4月,教育部等5部门发布《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出台高校专业“末位淘汰制”的初衷,是为解决这一问题。
但在具体施行过程中,不少业内人士担忧,不论是以“60%就业率”还是以排名处于末位10%的专业作为淘汰标准,数据统计问题都首当其冲。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不能简单地以就业数据定专业的“生死”。他说,因为就业数据事关高校形象与专业的招生“存亡”,此前就催生出部分高校急功近利,对某些就业情况不佳的专业数据造假的情况。
“对于学校而言,各个专业的毕业去向落实率,都是自己统计自己发布,并非第三方统计发布,如何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熊丙奇说。
事实上,近年来部分高校就业率造假的事情屡见不鲜。曾有媒体曝光了部分高校毕业生“纸面就业”的现象。所谓的“纸面就业”,指的是部分毕业生没有真正就业,而是虚构了“三方协议”。
有商家为了帮助毕业生“纸面就业”,提供付费“盖章”以及相关服务,甚至还因此产生了一整套盈利模式。毕业生仅花费68元,就能在网上找寻到相关商家,三天内“完成就业”。
一位从事高校就业工作的老师透露,在毕业前夕他们承受学校方面的巨大压力。他表示,如果就业数据不好看,辅导员会被学院乃至学校层面施压,严重影响工作绩效,所以不少辅导员会“帮助”学生通过各类渠道签“三方协议”,完成相关指标。
最近,教育部就派出多个工作组,赴各省严查就业数据弄虚作假。
此外,在熊丙奇看来,进行通识教育的大学,不应完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而应以能力为导向办学,因为以就业为导向办学,会把这些大学办为职业培训所。他说,前些年,有的综合性大学因就业率不佳撤销基础学科专业,引发社会舆论的质疑。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高职院校比普通本科院校更需要专业设计的自主权,这样才能更好组合资源和调整培训方案。
“某一学校、某一个专业,是否能就业,不完全由学校和专业所能决定,还与外界的市场环境、产业发展状况息息相关。应该把专业调整的自主权,更多交给学校,行政部门不应该过多干预。”储朝晖说。
更需关注长期就业
尽管高等教育具有培育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就业率仍然是高等教育专业设置最为关键的指标之一。
当前,我国教育部门和高校普遍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但统计的就业率,仅仅是学生刚毕业时的就业情况,也称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但在不少行业人士看来,这样的统计数据,并不能代表专业实际的就业情况,还容易产生“临时抱佛脚”式突击造假。
“如果想让就业数据准确客观,必须转变工作思路,不宜再由高校自行统计毕业生离校时的初次就业数据,并由此决定专业的‘生死’,应改为统计毕业生毕业后的中长期就业情况。”熊丙奇说。
在他看来,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看,毕业半年与一年之后的就业情况与刚毕业时相差很大,实际就业率普遍要提高20个百分点左右,还有相当部分学生在就业后半年内换工作。他说,“加之近年来一些高校毕业生选择慢就业,因此更应关注毕业生中长期的就业情况,这更符合人才培养与就业的规律。”
不过,前述从事高校就业工作的老师表示,“如果针对某一专业毕业生进行中长期就业情况统计和调查,首先学校必须和所有毕业生建立长期的联系。另外,毕业生的配合度远远不如在校学生,想要如实统计就业情况难度不小。”
目前看,在各类高校的统计中,中长期就业情况报告,仍然是一项缺失。而部分行业人士开始呼吁,由第三方机构出台毕业生中长期就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