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211女硕士两周被骗138万! 大数据统计发现, 学历高被骗的原因在这

近期,“211女硕士遭遇杀猪盘两周被骗138万”“中科院博士被骗至缅甸”等新闻频上热搜,部分网友调侃,怎么学历这么高,还会被骗呢?

上观新闻用大数据统计的方式,发现了骗局的最新趋势。

情感牌老幼皆吃,网络爱情有风险

数据显示,电信诈骗呈现“老少通吃”的新趋势。

就老年人而言,电信诈骗分子利用独居老人与外界接触少、获取信息渠道窄的特点,再通过嘘寒问暖获得老年人的情感认同,以此设立骗局。

数据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受害者买了无效的保健品。

针对80后、90后的骗局同样主打情感牌。

根据腾讯卫士举报及相关数据统计,“杀猪盘”诈骗造成的平均经济损失达到17.07万元,远高于其余诈骗。

豆瓣网友小雨便是“杀猪盘”的受害者,短短半月内,她被骗了20万元。

小雨表示,诈骗流程其实都是老套路,“每天都找你聊天,心理防线就下降了……然后他就介绍自己的理财、投资手段,每天给你发他赚钱的截图,也让我试着操作。前几天收益都很好,但加大投资后,人就消失了。”

在“杀猪盘”骗局中,诈骗分子巧妙地利用人们对感情的渴望、信任,借以高利回报和赌徒心理,让受害者丧失理性的判断,最终得以骗取钱财。

天上难掉大馅饼,投资理财需谨慎

除了用情骗钱,投资的陷阱也遍布生活各处。

起初是看了半年的金融公众号停更了,转到一个名为“密小盟”的APP。下载后内容依旧免费,质量也没下降,还有直播课程,所以光女士每天会坚持阅读和收看。

但信任关系养成后,骗局便开始了。

以方便联系会员为由,光女士又下载了一个名为“多小聊”的APP,在那个群里,有职场小白、退伍军人、律师、也有生意人等。

一切看似都很正常,直到大家开始推荐MT5,一个外汇交易平台。

“MT5是真的,他们也会在群里分享操作赚钱的截图。但后面才发现,他们推荐的盘子是假的,就好比在常见的购物网站上卖假货,等你发现是假货时,已经找不到人了。”

被骗后光女士才知道,原来几十人的群组里,只有她是“真人”,其他人都是“演员”。

光女士遇到的是“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与之相似的,还有“刷单返利类诈骗”,抓住并放大受害者增加收入的欲望,以此下套诈骗。

据统计,“刷单返利类诈骗”是目前最常见的电信诈骗方式,受害者以学生、宝妈等希望通过兼职增收的群体为主。

刷单是指网店通过虚假交易,以此提高交易量或商家信誉。受害者一般从小额商品开始,通过几次成功的返现后,降低对非法分子的警惕,继而被引导去购买高额商品,再以操作失误导致账号封禁为由,被要求充值解禁,被骗的钱便越来越多。

线上客服不轻信,转账办理去线下

根据中国电信的数据,在五大高发类电信诈骗中,有两个冒充类诈骗,分别为“冒充公检法诈骗”和“冒充客服诈骗”

从数据来看,在电话类诈骗中,冒充电商的占比最多;而在短信诈骗里,假冒ETC最常见

而由于境内“断卡”行动的打击力度增加,这些电话、短信有超过一半是来自境外的。

不仅如此,诈骗手段还“与时俱进”。

在中秋期间,骗子会冒充亲朋好友,发送祝福短信,附赠包含木马病毒的网络链接,若不小心点击,便可能会被不法分子盗用个人信息。

冒充公职人员,“关起门”做笔录

上海辟谣平台还发现,近期冒充公职人员行骗的陷阱也时有发生。诈骗者通过不断变换身份,假冒机关、企事业单位、电商、银行或社交平台的客服人员,通过视频通话联络潜在受害人,编造各种理由让受害者透露个人隐私,进而实施诈骗。

这类骗局往往利用Facetime等视频通话形式进行,若受害人接听电话,却会发现电话那头是黑屏。而骗子会用各种借口要求受害人“关起门”“离开亲朋好友”等。

同时,这类骗局不仅在境内发生,还出现在境外,受害者以高学历的留学生为主。在最近披露的案例中,甚至出现了骗子假冒96110反诈热线行骗。虽然部分留学生学历高,但对国内反诈信息了解不多,从而被诱导上当。

为避免上当受骗,建议公众不要接听陌生人打来的电话,尤其是视频电话。根据现有案例,这种方式都是仿冒公职人员设下陷阱,在视频通话中,接电人还可能泄露人脸信息。若已经接听,建议报警备案。

如无必要,公众还可以关闭视频通话、FaceTime等功能。

假“红头文件”漏洞百出

上海辟谣平台调查发现,以“红头文件”为主角的骗局欺骗性也很强。但是,那些“红头文件”往往漏洞百出——

有些文件的“抬头”表述不规范。例如,有的写“市场监督管理局”,但正规名称应当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总局”或者“**地方市场监督管理局”。

虽然抬头是权威机关,但落款以及公章却是企业;甚至有些文件的“红头”是“市场监管局”,正文又变成了“银监会”。事实上,不可能出现政府部门发文、企业盖章的“红头文件”

所谓“红头文件”中频频出现漏字、错字、缺乏标点等现象,行文也不通顺,不符合公文写作规范

种种细节均显示,这些“红头文件”都是假冒的。

撇开这些漏洞看文件内容,会发现它们虽然来自不同“机构”、不同“企业”,但主题基本一致:培训机构因经营不善或被政府部门查处,即将退费,组建了专门的退款小组,请家长通过扫描文件上的二维码联系QQ客服退款。为了“自证清白”,这类文件还称不会通过短信电话通知退费,而是以文件通知为依据,且退款不会收取任何手续费等。同时,为了制造焦虑,这些文件还称退款只针对“部分家长”“先到先办”,暗示收件人尽快联系客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