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高考各地模拟作文题1(含审题+范文)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出自《孝经》,是古代士人普遍恪守的价值观。立身即安身立命,进可做出可立于世间的事业,退能找到安顿灵魂的归宿;行道即坚守道义、正道直行,做于公有利的事情。扬名,不过是立身、行道后自然的结果罢了;更强调扬名于“后世”而非“当世”,足以让我们体会到立身和行道的分量。

无数历史名人正是深刻认识和把握了立身、行道和扬名的关系,并践行一生,才被世代所记起;在当今社会,很多人却直接把名利当作了目的。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联想和思考?请以“立身、行道和扬名”为主题,结合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本次材料作文属于三元关系材料作文,之前赵老师已经交流过三元关系的审题技巧,現就本次材料来看下:首先解读主体材料,两个自然段,第一个段落里给了本次作文的三个核心概念——立身、行道、扬名,然后对于三个核心概念的内涵进行了导向性解读,“立身”有两个方面的解读进和退,也就是考生在论述这一核心概念时要进行辩证分析两个方面如何立身,进而联系自身或者社会现实来进行解决如何离身的问题。“行道”材料界定很明确即坚守道义、正道直行,做于公有利的事情,这给我们找到榜样诸如谭嗣同岳飞洪战辉等坚守道义的例子,坚守道义的理解可以有对于他人朋友,也可以是家庭,也可以是国家,总之论证时要层次清晰事例丰富,才能增强说服力。“扬名”这一核心概念的解读是界定在“后世”而不是“当世”,这给考生深刻辩证说理提供了空间,针对现实当今社会,很多人却直接把名利当作了目的,那也是在追求扬名于当世,这是急功近利的做法,是不对的,也注定没有好的结果,所以吾辈青年应该怎么办,也是这次作文写作的一个重心,针对这一现实来论证才可以。

[立意参考]

且立身,谨行道

扬名不必在我,立身行道为先

立身行道于今朝,方可扬名于后世

[佳作赏析]

立身以行道,修身于致远

有人把人的一生做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少年时期像只猴,顽性;青年时期像苍蝇,莽撞冲动;中年时期像头牛,忍辱负重;老年时期像只狗,苟延残喘。这个比喻让我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似是似非,给人的感觉很压抑,似乎人生处处充满负能量。

而我更喜欢《论语》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的这种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人生态度,大意为青年立志、中年立身、老年立命的意思。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礼运》中有记载:人以纵生,贵於横生。我们"人",是以纵向降生于世的,区别于横向出生的动物,因此常有“人性”“兽性”一说。性,本质是心生为性。

淳朴和纯真是人类天然萌发的本性。父母恩重经变相《临产受苦恩》石刻):"……按禽、兽、艸、木皆天地所生,而不得为天地之心;惟人为天地之心。故天地之生此为极贵。天地之心谓之人,能与天地合德……"这是我们人与生俱来的品质,人最初的本性是淳朴和纯真的,是近于“道”的本性,所以人们常说儿童天真无邪。(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作文)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虑欲念不断萌生,再加上社会环境的不同影响和诱惑,不断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纯朴天性,若进一步嗜欲无止,将严重损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从此背道而驰。因此幼年培养人的性情至关重要,少年立性,则百业待兴。

有“志”者,心所向的方向就是要走的方向。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一个人如果有足够的志向,他要到达的地方不论多远,他最终都能到达。穷山距海,也不能限制。一个人如果有足够的志向,他要到达的地方不论有如何坚固的防御,他总能到达。精锐之师,也不能阻挡。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干一行弃一行,无论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

在人生长河中,我们记住的东西太多,心里承载的重量也太重。当步入老年的时候,大多已经看过了许多人和事,经历了许多起起落落。此时,我们要做的不是拿起,而是放下。人到老年,离开的人越来越多,身边的朋友也有些已经离去。偶尔怀念、想念,但依旧要放下离开的人,去留无意,宠辱不惊,好好过自己的生活。

人的一生像一棵树,从幼苗起,经历了成长,开花,结果,成熟,然后是枯萎,死亡。淡泊恬适,明心立志,修身养性,大道至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