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曲经纬陈施君
新教室宽敞明亮。
新宿舍。
整洁的校园。
上午9点半,巴嘎波日和小学校园里的朗朗书声渐渐变为马头琴铿锵的琴声,身着民族服饰的蒙古族小学生从教室里鱼贯而出。十分钟后,他们排成整齐的队列,在崭新平坦的操场上跳起了热烈的课间操。冬日的奈曼旗大沁他拉镇,天空蓝得像大海,孩子们的哈气升腾成了故乡的云。这热烈气氛的背景“画”,正是通州区援建的15间崭新的教室和15间宿舍,默默“凝视”着少年们的美丽生活。
红瓦、黄墙、明窗,这所朴素小学的各种功能用房在辽阔的蒙古草原上整整画了八道“横杠”,教学楼就是其中一栋。教室内,硬件归置得像模像样。学习桌单人单桌,书包挂在左侧的小钩子上;黑板正中央是多媒体屏幕,孩子们就是通过这个屏幕与通州区的小学生“梦幻联动”的。
“以前,像这个条件的小学可不多,那时候有的村特意腾出村委会的房子供孩子们上学。这才几年时间,变化太大了。”奈曼旗融媒体中心记者王阳用4年时间把通辽市355所小学跑了个遍,学校这些年硬件设施的改变肉眼可见。
见证巴嘎波日和小学巨变的还有校长白顺。“我在这快30年了,从教师到校长,从木窗到铁窗再到现在的不锈钢窗,从烧粪到烧煤到烧气,老师也从个位数发展成如今的27位。”白顺说。尽管一再改善提升学校条件,2021年以前,这所学校的孩子们还挤在人均不到1平方米的教室里,宿舍拥挤到把门都拆了,零下20摄氏度的冬天也只能拉个棉布帘子。
巴嘎波日和小学是一所蒙古族寄宿制独立小学,周边14个自然村1至6年级的学生都在这上学,最远的村距离40公里,因此孩子们十分依赖住宿和吃饭,但这里基础设施根本跟不上。“原来一间24平方米的宿舍住了12人,门都开不开,只能拆了;宿舍里连放下床都费劲,更别提学习桌了。”白顺说。最让他心疼的是孩子们洗脸只能用冷水。
通州区挂职团队发现了这里的问题,经过后期协调,2021年,京蒙帮扶资金投入198.2万资金,专门用来解决学校“紧紧巴巴”的问题。新建的宿舍楼总面积420余平方米,分割成了14间,每间房能住8人。房间里不仅增设了学习桌,还整个配备了卫生间,增加了热水器,彻底改变了以往的“蜗居”生活。
新建教学楼总面积有350平方米,分割成5间教室。从1996年以后,24平方米的教室要容纳26个孩子上课;如今70平方米的教室,有21个小学生在上课。宽敞的教室还是孩子们的音乐、手工、绘画、科技等兴趣课堂,多媒体一体机丰富了孩子们的见识,也更有趣了。“我们一步步度过困难,改善整体办学条件。这不仅仅是经济上和物质上的帮扶,也是对我们师生精神上的鼓舞。”白顺说,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巴嘎波日和小学期末测试在全镇十几个民族学校里名列第一。
帮扶也是帮智。今年7月,通州区芙蓉小学德教副主任、教学副主任和英语教师,来到这里开展了为期三天的研讨交流,令教导主任陈金霞印象深刻:“尤其是教学方法的转变,我们是以严厉为主,而北京的老师却能温和平等地跟孩子们沟通,这值得我们反思。”
信息技术老师娜日娜更受益于两地的教育合作。今年9月,她曾赴史家小学通州分校进行30天的跟岗培训。最打动她的当属新课标理念下的“跨学科融合”教学理念。返回学校后,娜日娜老师也把分层次教学、真实情景教学等新方法应用在了自己的教学中,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几年来,像她一样赴通州培训的奈曼旗教师总共有400余名。
2020年来,通州区已有28所中小学与奈曼旗34所中小学结对,开展手拉手活动。北京的企业家还捐赠了图书、电脑、体育用品等,用来创建图书馆、足球场、微机室,让孩子们了解外面的广阔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