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鸣龙少年》: 新时代教育理念下的浪漫主义表达

“这满满的少年气,带我重燃斗志!”

“当年我要是遇到这样的老师,早就不会是学渣了”。

反骨少年逆风翻盘,热烈追逐青春梦想。著名导演丁黑和演员张若昀的实力“二搭”之作《鸣龙少年》,甫一开播就引燃了社交舆论场。

作为一部关注高考“逆袭”战的现实题材作品,正在优酷独家热映的青春励志剧《鸣龙少年》讲述以雷鸣(张若昀 饰)和桑夏(黄尧 饰)为首的一群教师,从教育和心理辅导等角度,因材施教,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帮助五位来自不同家庭,面临不同困境的后进生创造高考奇迹,实现人生翻盘的故事。

以差异化的人设和新鲜叙事,《鸣龙少年》映前勇夺优酷剧集预约量现代剧类型top1。而在播出第二日,观众看到其由内核到外壳的“新”气质,我们也试着来拆解,《鸣龙少年》于创作层面做对了什么?

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高考是每位中国学生的共同记忆。《鸣龙少年》聚焦高考这个重大命题,以现实主义为创作准则,写实映照出师生关系、原生家庭、青春成长等多重看点。

《鸣龙少年》有着精良的现实质感。剧中的几位老师和学生,他们的个性、困境,以及各自身上背负的故事,都具备着充分的时代特征和当下性。所有构建都基于生活中人物的真实性、复杂性,而只有故事、人物落地,才能让观众共情共鸣。

比如,《鸣龙少年》的故事背景就来源于实际采风和田野调查中的“教育公平”举措,秉承着因材施教、科学育人的教育理念,11班“高考逆袭班”成立。5位学生从有潜力的后进生到成功实现高考逆袭,离不开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剧中,雷鸣老师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进一步为他们规划高考突围的特别路径,包括报名艺考、自主招生考试等。剧中还表现了切合当下现实的学习直播、小群体追星等现象。桑夏老师运用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性格缺陷和原生家庭的心理创伤,帮助他们走出混乱而迷茫的时期,更专注于学习。

这些教学方式的特质和丰富性,以及师生群像塑造,都来源于编剧团队近一年深入扎根现实的采风调研。

他们在长沙做广泛的现下采风,与300多名师生和其背后的家庭进行了深度访谈,在10余所学校走访创作。以及线上全国性的电话采访,查阅纪录片书籍等,收集关于高考的真人真事,以融于创作中。

其次,因为内容涉及特色化的学习方法和心理指导对学生成绩的增益,为保证专业性,创作过程中还有专业的学习指导、心理指导,他们运用在实践过程中被检验过高效、趣味的学习方法和有效的心理理论,为剧情的专业度把关。

由此,才成就《鸣龙少年》对现实感的精准把握,秉承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其故事深深令人共情。

理想主义主角人设

《鸣龙少年》在现实基底下,生动写活了师生群像。

雷鸣老师一出场就有着与传统认知中不一样的教师形象,他毕业于top大学,曾是培训机构金牌讲师,后创业失败,此次重返教育界,在领导面前立下flag:一年让后进生“逆袭”考上青北!

在“11班招生+高考逆袭”的重要任务下,雷鸣这个人物身上的丰富前史和过往,从少年—青年—中年的不同年龄故事,也一一打开。秉承着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职业理想,在故事的进展中,观众逐渐看到雷鸣找回初心,找到做教师真正意义的成长历程。

而11班班主任心理老师桑夏,也有着立体的人物形象,她如太阳一般能量满格,秉持“教书育人成长”的理念,和雷鸣笃信的“高考决定命运”论,在剧情发展中产生碰撞与融合。这两个人物对比,像是一面镜子的一体两面,使得《鸣龙少年》人设饱满,故事流畅。

11班的五位学生也有着不同的原生家庭问题和学习困境。爱好机械的物理高手李燃(王锵 饰),麻将馆中的“数学天才”程雨杉(徐若晗 饰),梦想成为rapper的江晴朗(许淇杰 饰),出身农村的自卑讨好型人格边晓晓(曾宥臻 饰),“老实人”禹洋(张琛 饰),他们身上承载、映射着广泛的社会现实和丰富的人物样本。最终,他们通过科学的学习方法和适配的上升路径,发挥特色所长,在热血燃情的“高考逆袭班”,直面困境,追寻理想,不仅改善了家庭关系,也完成了自我的成长。这种不畏困难、锐意进取的精神,充满着理想主义的光辉。

同时,剧中呈现出来的互助有爱的师生情、亲情、同学情谊,让众多观众于其中找寻到自己的影子,激起温暖向善的力量。

浪漫主义大众情绪

一群失意的人要去完成一件基本不可能的事儿,这种叙事模式,天然自带浪漫主义气质。

影视剧本就是造梦的艺术。写就一帮“学渣少年”的逆袭故事,《鸣龙少年》承载着观众的美好希冀,通过几位师生的成长历程,故事给予观众针对这些现实问题一个现实偏上,离地半尺的浪漫主义式的回答。当观众看到主角们代替自己完成无法完成的事,达到无法达到的高度,某种程度上,也舒缓、解答了他们内心一些困惑、不甘、不忿等情绪。

与每个人的高考记忆彼此共鸣,《鸣龙少年》是趟筑梦,也是助梦之旅。尤其对于剧中11班的5位学生来说,高考作为人生中最公平的考试,无论起跑线在哪儿,在高考的那一刻,都有机会被重新定义。用学习打脸不公,用成长替代成功。他们也在这种温暖、轻松、积极的向上道路上,在追梦过程中看到自己的更多可能性。

热血劝学,激励鞭策;走出牢笼,迎战难关。《鸣龙少年》这个浪漫的现实主义故事,或许也在告诉我们,人生未来的真正目标,不止是高考,而是如何让我们的人生学会追逐希望

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如《鸣龙少年》导演丁黑也在谈及该剧的价值立意时表示,高考这段旅程,不在于最终考得上考不上(那个顶尖学府),在于明了,人生各个阶段是由一次次“高考”组成的。比能够在一生的考试过程中始终不掉队更重要的,在于持续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

以现实主义创作为基底,多视角展现师生群像,抒发浪漫动人的人生志趣,当下,《鸣龙少年》正在优酷热映。新气质、新表达,也拓展了新的内容空间,而更多获得体验,还待观众于剧中继续发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