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汉语盘点2023”活动
发布“年度字词”
评选各组前五位年度候选字和前五位年度候选词
前五位年度国内候选字
为“振”“智”“信”“新”“强”
关于就业和社保你会用哪个字
描述你的2023呢?
“振”和“信”
提振就业信心
我今年刚毕业,通过人社部举办的2023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社会稳定的“压舱石”
今年6月,人社部印发通知,部署启动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于7月至12月,以“服务促就业 筑梦赢未来”为主题,以2023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在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登记的失业青年为对象,强化政策落实、服务保障、权益维护、困难帮扶。
1
公布一系列服务内容
6月底前,地市及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普遍发出公开信或服务公告,亮出机构名录、服务清单、招聘渠道、求助途径,为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提供求职指引和便利。
2
建立两个帮扶台账
6月底前,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登记失业青年信息进行全面摸排,形成登记失业青年帮扶台账。7月底前,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接教育部门和高校,完成未就业毕业生信息移交,建立2023届未就业毕业生帮扶台账。
3
开展两类就业帮扶
针对登记失业青年和2023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开展实名服务,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针对未就业困难毕业生及长期失业青年,组织结对帮扶,制定“一人一策”帮扶计划,优先提供各类就业服务,对长期失业青年组织实践引导活动,激发就业内生动力。
4
实施六项就业服务
推进就业政策落实落地,向毕业生等青年推送就业创业政策清单,通过数据比对,精准识别政策对象。举办毕业生等青年专场招聘,加密线上线下招聘,做到周周有招聘、时时有岗位。提供便捷可及就业服务,推行15分钟就业服务圈,推进“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提供招聘求职、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创业辅导等服务。实施青年专项技能培训计划,及时公开职业培训机构目录和补贴性职业培训项目目录,大力开展新职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培训,鼓励企业对新招用的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开展学徒制培训。强化权益保障,整治虚假招聘、就业歧视等违法行为,同步加强劳动就业政策法规宣传,规范企业招聘行为。加强就业宣传引导,挖掘一批就业创业青年典型,引导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转变就业观念,多渠道就业创业。
“智”
智慧人社
我已经退休了,现在资格认证在网上就能办,跨省领养老金实现了“一卡通”,社保卡还能就医买药、乘车旅游……真是太方便了!
小小一张社保卡,功能越来越强大!
除了看病能用,还能进行身份认证、
生活缴费、文化旅游、交通出行、
商超购物、金融支付……
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国累计领用电子社保卡93120万人,电子社保卡人口覆盖率66.0%。
3月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相关负责人指出:
社保卡“一卡通”的功能在不断拓展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
↓↓↓
1
一是在人社领域全面普及了人社服务“一卡通”。通过一张社保卡可以办理人社领域的就业登记、技能培训、参保缴费、养老金领取等95项应用服务,让群众体验到人社服务的便捷。
2
二是积极探索在多领域的民生服务“一卡通”。各地以社保卡为载体,在政务服务、就医购药、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惠民惠农补贴发放等多个领域推行“一卡通”应用。目前,全国所有地市都通过实体社保卡实现了本地和跨省异地就医结算,近70个地市通过电子社保卡实现了就医购药,近200个地市通过社保卡发放惠农惠民财政补贴资金。部分地市实现持卡坐公交,凭卡借图书、进公园景区等,让群众切实体验到服务集成的好处。
3
三是协同推进线上线下“一卡通”。在做好实体社保卡普及的同时,电子社保卡也在快速推进。电子社保卡与实体社保卡形成线上线下并行服务,让群众能够更多体会到智慧服务的效能。
4
四是积极推进区域用卡“一卡通”。在长三角三省一市推动区域协同立法,探索实现公共服务“同城待遇”。在川渝地区以社保卡为载体,实现30多项人社合作服务,同时以社保卡为载体,共同打造了川渝两地的城市书房,在这两个地方通过社保卡,图书可以“通借通还”。在海南、广东联合发行社保卡“一卡通”旅游年卡,实现了跨省旅游消费“同城待遇”,让群众切实享受到“一卡通”的实惠。
“新”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我是外卖小哥,社会各界对骑手社保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的职业伤害保障就像一把“保护伞”维护了我们的权益!
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
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
运行一年多来
总体平稳有序
取得了积极的阶段性成效
去年7月1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安排,人社部会同相关部门在部分地方、部分平台企业正式启动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
10月26日,在人社部举行的2023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指出:
一年多来,在相关部门、试点省份和平台企业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下,试点总体运行平稳有序,取得了积极的阶段性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01
制度覆盖稳步推进
试点工作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海南、重庆、四川7个省市的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4个行业开展,涵盖了曹操出行、美团、饿了么、达达、闪送、货拉拉、快狗打车7家平台企业。截至2023年9月,累计有668万人纳入职业伤害保障范围,试点对象总体做到应保尽保。
02
保障功能有效发挥
截至9月,试点省份累计做出职业伤害确认结论3.2万人次,支付职业伤害保障待遇共计4.9亿元,切实保障了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权益,特别是对重大伤亡事故兜底保障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同时,也分散了平台企业经济风险,对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03
相关经验正在积累
对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这一新兴群体如何参加社会保险,应该说试点是进行了破题,先行先试,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依托职业伤害保障全国信息平台归集汇总的基础数据,为做好新就业形态群体就业服务和社保扩面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强”
强化社会保障
我是企业负责人,《社会保险经办条例》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现在办理变更社会保险登记,10个工作日内就能完成。
社保经办服务
是社会保险体系的
最后一公里
《社会保险经办条例》
自今年12月1日起
正式施行
标志着社保经办工作法治化、
规范化和精细化迈上新台阶
1
精简证明材料
《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和个人办理社会保险事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求提供身份证件以外的其他证明材料的,应当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依据。这项规定为从源头上解决无谓证明材料问题,提供了明确的法律规定。
2
规范办理时限
《条例》优化了用人单位和个人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社会保险待遇申领、核定和支付等业务的流程。《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在登记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时,同步办理社会保险登记。个人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用人单位和个人申请变更、注销社会保险登记的,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申请领取基本养老金的,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
3
减少了办事环节
《条例》对社会保险登记、核验待遇享受资格等方面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作出了规定。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将用人单位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的信息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共享,公安、民政、卫生健康、司法行政等部门应当将个人的出生、死亡以及户口登记、迁移、注销等信息与社保经办机构共享。社保经办机构应当通过信息比对、自助认证等方式核验社会保险待遇资格等。这些规定以信息共享的方式减少了办事环节,通过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4
提升办事体验
《条例》对社保经办服务的覆盖范围、服务渠道、服务方式都作出了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政府网站、移动终端、自助终端、经办窗口等线上线下渠道提供服务,依托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跨部门、跨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便利。这些规定都将积极促进社保经办服务机构创新服务方式,提高经办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用人单位和个人的办事体验。
你会选哪个字
描述你的2023呢?
留言区见
编辑丨邱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