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骆倩雯
伴随着15场线下活动和4场线上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第十九届首都高校环境文化季近日圆满收官。历时两个月的活动,为首都高校的大学生们留下了难忘的青春记忆。
第十九届首都高校环境文化季由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北京市学生联合会主办。自10月25日启动以来,在近两个月时间里开展了19项环保实践活动。来自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方工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近50所高校的60余个社团、7万余名大学生参与其中,共同助力美丽北京生态建设。
环保主题辩论赛是历年文化季的重磅看点之一。今年,围绕过度包装、新能源车发展、践行低碳生活等生态环境热点问题,来自31所高校的辩论队齐聚北方工业大学,带来了31场思维交锋。决赛现场,双方辩手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更多依靠政策推动还是公众环保意识提升”议题展开了“终极”较量。最终,中国传媒大学辩论队获得了本届环保主题辩论赛的桂冠。
“辩论赛是文化季持续时间最长、参与学校最多的一项活动,最能展现学子们对于环境热点问题的思考。每年的辩论决赛都和文化季闭幕式一起举办,集中展现大学生们的环保智慧和青春活力。”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本届文化季活动数量为历年之最,是线下活动数量最多的一年。同时,主办方在多校联动上下足功夫,活动的开展突出了跨学校、跨专业、跨领域的联动,鼓励同学们走出校园,加大高校间环保活动的互联互通。
本届文化季期间,25所高校40家环保社团齐聚清华大学环保沙龙畅谈低碳校园建设;16所高校的数百名同学在中国石油大学共同呼吁保护海洋;9所高校共联动,互相感受不同校园的生物多样性之美;7所高校环保社团的大学生们在中国矿业大学共同举办周末环保市集;来自多所高校的219支队伍在中央民族大学将废旧品变身工艺品“道中华之美”;11所高校大学生连续30天共同参与线上“光盘”打卡行动……“科普、实践、思辨、艺术、足迹”五大类活动充分展示了首都大学生的青春风采,记录下首都各高校之间的亲密联动与灵感碰撞。
为文化季表现突出的个人和环保社团颁奖是闭幕式的“重头戏”。本届文化季闭幕式上,来自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的50余名环保社团学生代表获得“首都高校低碳之星”称号。
除了个人奖项,今年文化季特别设立了绿色科普奖、创新实践奖、最佳传播奖、最佳人气奖和最佳组织奖五类团体奖项。
“探寻水的生命足迹”河流水质监测活动获得了绿色科普奖。同学们在实地走访河流水质状况的过程中,还担当起了科普教育的角色,他们向路过的居民耐心讲解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连许多在河边游玩的小朋友也被这场科普活动所吸引,一起体验水质监测和清理河道垃圾。这既是一场环境保护行动,也是一堂生动的环保科普课。
“在多样化的交流与参与的过程中,同学们感受到了不同的校园环保文化,学习到优秀社团组织活动的经验,让生态环保成为大学生关注的热点,进一步培育高校绿色生态文化。”活动主办方表示,今后将持续以文化季为引领,不断为高校学子打造更加多元、精彩的环保实践平台,充分展现大学生的青春活力和环保行动,引导和鼓励青年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广泛参与到首都绿色低碳建设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