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博 通讯员 王婧
作为一名力学专业毕业的博士,武旭最常出入的地方不是办公室,而是工地。而他去现场的目的,往往可能是为了一条细小的裂缝。
武旭研究的对象就是地铁隧道中的“裂缝”。简单讲,就是像医生一样分析出裂缝在地铁振动下会如何发展,以及是否会对地铁结构产生影响。别看是一条小小的“裂缝”,研究它则需要大量现场试验,在此基础上探索出解决的方法。
为了准确掌握一手试验数据,武博士不是进入地铁隧道就是登上高架桥墩,夏天在闷热的隧道中汗流浃背,冬天在刺骨的寒风中高空作业。看似风光无限的科研工作,实则充满了平淡和枯燥;看似只是一条小小的“裂缝”,却也不断有着新的突破。
和地铁打交道,熬夜成了家常便饭。深夜的地铁站,少了白天的喧闹。每次进入区间安装设备,武旭都得趁着地铁夜间停运的天窗点开展工作。从午夜12点到凌晨3点,天窗点只有短短3个小时。武旭最长要沿着铁轨步行一两公里的距离,才能到达监测点位。为了确保安全,安装不能遗漏一件物品,回到车站后所有工具还要一一检查,确认物品一件不落才能够离开。
如今市面上已有多种监测振动的设备,但在武旭看来,这些设备在监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还有着不足之处。为此,武旭和团队成员一起研发了振动位移监测设备。这套设备布置到现场后,便可以全天候监测结构振动。“现在我们监测振动不再是单一的测点监测,而是做成了阵列式监测。”武旭说,新的传感器外形看来就像一条绳子,采集的范围更广,监测范围之内发生的变形和振动,设备都能一一捕捉到。
采集到振动之后,武旭还要通过一串串数字分析出背后振动和裂缝的关系。“一些裂缝的长度和宽度一直保持在限定范围之内,振动不会继续造成破坏。但是还有一些裂缝在振动下可能会扩张,这种裂缝要及时进行处理。”武旭说,通过前期积累的机理研究,对每一处振动进行数据分析后,便可以很清楚地得出结论。
随着现场采集的数据越来越多,武旭经过拟合分析建立了一套地铁振动危害预测大数据模型。有了这个模型,就可以预测振动的安全范围和振动的大小。“相当于是每一次振动来临之前,可以判断振动会传播到多远的位置,从而预测地铁振动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
如今,武旭和团队成员已经完成了北京多条地铁线路的隧道病害检测、监测和评估项目。在武旭看来,多一分对振动的了解,地铁安全运营便多一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