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就业

终于, 他们开始对教师下手了!

最近惊闻多地探索教师退出机制,乍听这一消息感觉非常震惊,后来多方查找竟然发现此事属实。为此,我不免有些担心,看样子这些专家们终于还是向教师下手了!自古以来,教师都是受人尊敬的职业,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担负着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职责,也起到了传承文化、弘扬优秀传统的重要作用。古语有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对于教师职业的尊重和敬仰。然而时至今日,受当前市场经济观念的影响,教师的地位本就岌岌可危,而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又让这个曾经倍受人们尊敬的职业前途更加黯淡。我不知道是哪一位专家想出来的主意,更不知道他是出于什么想法,但是对于这一做法,我是坚决的反对,因为其危害是极大的。

一,教师群体真的已经过剩了么?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国家现有教师约1800万人,编制内约为1200万人,学生约为3亿人,也就是说大概一个老师负责20-30个学生。如果我们单纯从这个数据来看,教师的数量是合适的,并不多。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了,在这1200万人之中有多少是占着教师的编制不干活的人。我们比如学校各级的行政人员,后勤人员,各大高校的研究人员,学者,教授等等。可以说,这些大量的人员不仅占据了相当数量的教师编制,而他们从事的工作其实本身与教育无关。我们转回头看一看80年代,那时候的教师就是教师,所有的编制内教师不管你是什么人员,都必须以教书为主,其他的工作只是辅助性的工作,校长也需要带头上课。更不用说一些高校的教授和学者了,都必须以上课为主业,否则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我们看一看现在,除了一些农村和落后的地区,凡是条件好一点的县市里,学校有专业的会计,文秘,就连一些中小学的校领导都已经不带课了。除此之外,很多高校里的行政人员数量更是惊人,有的甚至连食堂负责买菜的都是教师编制,一些专业从事研究的人员更是占据了大量的教师编制,更别提一些稍有一些声望的教授级学者了。我始终纳闷的是,为什么这些从事研究的人员不能从教师的队伍里剔除出去,专门成立一个研究院呢?为什么这些人占着教师的编制,却不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这样的教师还能够算得上教师么?如果去除这些人之外,教师的数量还多么?我看未必多了吧。

二,清退编外人员是指教师群体么?

有的地方打着机构改革的旗号,用精简人员的名义来搞所谓的探索教师退出机制,我是坚决不认可的。在我看来,应该精简的是一些只搞上传下达的“二级机构”人员,应该精简一些在其位不谋其政,尸位素餐的人员。我们比如通常意义上大家认可的一些养老机构,我简单举一些例子:如某些人大、政协机构,如某些工会、妇联、科协等机构。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人大、政协及工会、妇联、科协的重要作用,但是这些机构的大多数人完全可以兼任,并不需要专门设置这些机构,专门吸收大量即将面临退休的干部和人员。相信全国人民都知道,很多类似于这样的机构其实就是一个事实上的养老机构,平时无所事事,工作量和任务量极少,对于这些机构,只需要保留一些必要的工作人员即可,其他任务和功能完全可以由其他单位的人来进行兼职替代。

而我们的教师岗位大多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除了我第一点里提到的几类人员之外,大多数教师的教学任务非常繁重。除此之外,很多教师还要担负教育部门和学校下发的大量与本职工作无关的其他任务。近些年以来,受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很多教师的地位本就受到了极大的降低,没有得到社会足够的尊重。如果将这些教师辞退或者退出编制,让本就岌岌可危的教师群体更加不安,不仅会影响到了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还会严重降低教育在整个国家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危害是非常大的。我们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提倡教育强国,请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教师连自己的岗位都保不住,连自己的饭碗都保不住,更别提什么社会地位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又何谈创建教育强国呢?

三、教师退出机制的具体危害有哪些?

可以说实行教师退出机制有利有弊,但弊大于利。虽然说可以通过这样的机制来清退一些没有责任心,或者出现一些师德师风,不符合教师标准的人。但是实际上我相信大家都很清楚,最终被清退的估计不是这些人,而是一个辛辛苦苦教了几十年书的民办教师和一些聘用老师。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很多这样的老师其实是当前教学的主力,他们不仅拥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而且因为编制身份的原因,一直都在努力,生怕有一天被清退,然而这一天还是来了。而一些其他有编制的老师根本不用担心这个问题,所以相对来说,被清退的这部门老师,往往还是相对比较优秀的教师群体。而我们上面所说的一些行政人员,专家学者研究员和教授估计很少有人能够被清退。

另外一点,一旦实行教师退出机制之后,原本地位就不怎么样的教师更难立足。我们知道就是在当前情况下,一旦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了矛盾,大多数都以老师被处理而结束。如果实行教师退出机制之后,那有个别的学生便会更加肆无忌惮,因为一旦出现一些问题之后,老师总是被处理的一方,在这种强大的压力之下,更不利于树立教师的权威。如果老师一旦没有了权威,那么他如何去教育学生?我们知道老师对于学生,并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还有育人的功能,所以才称做教书育人。如果一旦老师受制于学生,那老师还有什么底气去制止一些不良现象,他不怕学生因此而告老师么?其实目前已经有这样的例子。

除此之外,这些编制外的老师们在教育领域辛苦了大半辈子,一旦离开了教育他们很可能会面临着生活上的难题,这又如何解决呢?我记得当年国企改革之初,大量的工人下岗,造就了大量的社会矛盾,那么如果大量的教师下岗,会不会出现类似的社会问题?诚然,如果能够通过建立教师退出机制,把那些没有具体从事教书育人的清除出去,当然更好。但是实际上最后的结果可能与我们想象的恰恰相反,真正从事教育的因没有编制会被清退,一些没有从事教育事业,但却因为编制的原因却无法清退,这就是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再者说,一些贫穷地区的老师多数都是民办教师,有编制的不多也不愿意呆在这样偏僻贫穷的地方,如果实行这样清退机制的话,这些贫穷地区的教育怎么办?

总体来说,在我看来,教师队伍的稳定涉及到国家教育事业的大局。教师的地位也涉及到整个社会对于教育事业的尊重,如果连教师队伍都不稳定,教师就不可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教师都得不到社会的尊重,那何谈教育强国呢?在当前情况下,我们需要弘扬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一方面要清除教师队伍中的害群之马;另一方面更要维护教师群体的稳定,给予教师更好的待遇和更多的权利,让教师成为整个社会人人尊重且备受敬仰的行业。只有这样,我们教育强国的目标才能稳步实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