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别小看村里人的优越感,大多数人盲目自信,优越感十足。
这种优越感到底来自哪里,可能就是来自无知吧。
高学历人群回到村里以后
今天从网上看到一个词条是,博士、硕士回村过年,被嘲笑“呆头呆脑”,看到这个词条,一点也不陌生。
我记得我读大学的时候,每次寒假回家,有亲戚走动的时候,就被说成是“学傻了”,“学习好有什么用,连句话都不会说”。
我当时的内心是:有没有可能是,不屑和你讲话?怎么就认定别人不会讲话呢?
这种是一种“报复”心理吧,这些留在村子里的,基本上都是不擅长读书的,有的人小学毕业,有的人初中毕业,高中毕业的是少数,当然也有一部分是高中毕业。
读书的时候被老师忽视,看着学习好的同学被老师各种重视,内心有很多不平衡。
不读书以后开始打工赚钱,这个好时代,在很多村子里,即使不读书,只要勤劳肯干,一年下来也能收入二三十万,村里消费低,生活就显得非常富足。
这个时候一些人的内心就开始产生了一些想法:我学习不好,但是我能说会道,有好的社交,日子过得一样好,读书有用吗?
如果那些读书有成就的人回村来,几个回合下来,这些人的内心就更踏实了,优越感爆棚:读书好有用吗?听说他还没买房,在大城市流浪;读书读成了呆子,都成傻子了,见面连句话都不会说……
说到底,其实还是活在了自己的幻想里。
童年记忆
记忆里有一件事特别清楚,虽然过了很多年,经历了很多,依然记忆深刻。
体制内工作的一位亲戚(叫甲吧)过年的时候开车带着全家来我家拜年,和另外一个亲戚(叫乙吧)正好碰面,爸爸安排了一桌酒席。
当时乙特别兴奋,满屋子都是他在讲话,时不时还飚出几个脏字。
除了讲话以外,他还各种敬酒,“不喝就是看不起我!”,这话说了好几遍。
而甲呢,从始至终没讲几句话,默默坐着,默默吃菜,就是不端酒杯,滴酒不沾。
后来甲走后,乙在我父母前大骂特骂,说甲的人性不行,看不起人,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有几个臭钱吗……
从此甲就彻底得罪了乙。
是的,这种情况下乙不会说甲读书读傻了,因为他大学毕业以后回到县里,进了体制内工作,在亲戚朋友眼中他是了不起的人,因为纵使他再低调,他的房子车子大家都是看得到的。
甲只是不喜欢不文明的表达方法,不喜欢那种沟通方法,另外因为要开车,不能喝酒,但是乙全部都忽视了,只认定他是一个人性差的人,是瞧不起他。
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思维模式
肯定不能笼统来说,有一部人虽然没有受过高等的教育,但是表达方法、沟通方式还是很温和的,和其他大多数的村民是不一样的。
这里只讲普遍存在的吧。
村民们的想法很单一,看到什么就相信什么,如果一个博士生回到村里,说自己在大城市没有买房,跟大家也没有什么话可讲,那在村民眼里,这就成了书呆子。
圈子不同、三观不同、话题不同,一些人根本就认识不到这一点。
如果一个人,比如上述提到的甲,大学毕业回到乡里,混得还不错,但是不能融入这些人当中,不愿意被同化,那就被骂人性不行(人家一定一点也不在乎)。
村子里人坐在一起聊得话题,是谁家的孩子在哪工作,年收入多少,谁家这一年赚了多少,可是走出村子,进入大城市的人,会认为这些事隐私,既然是隐私,就没有必要让别人知道。
处事方式不同,三观不同的结果而已。
结语
有这样的优越感挺好的,如果认清现实,两个人在完全不同的世界生活,对方早就彻底走出村落文化,看不上喝酒抽烟、吹牛皮,保持低调,希望维持住自己的隐私,不是对方是“呆头呆脑”,是对方单纯跟自己没话可聊,多少会难过吧。
不管是哪一种生活方式,是哪一种人生态度,其实没有谁比谁更好,因为人生是有时限的,只要在这有限的时长里,自己觉得幸福、得劲,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