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校

复试淘汰率达50%! 浅谈人工智能的考研时代

央广网北京3月1日消息(记者 吴佳怡)2022年末,ChatGPT的亮相搅热了AI行业,也引发了各界对“中国人工智能行业该如何‘接招’”的深入讨论。就在不久前,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的面世,又为人工智能发展打开新篇章。

早在2020年初,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就将人工智能纳入“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支持范围,安排研究生、博士生招生计划专项增量。那么,近年来人工智能专业整体考研趋势如何?对传统计算机专业和就业市场带来哪些冲击?人工智能时代给考研学子带来哪些新的报考思路?

报考热度持续走高头部院校竞争激烈

2020年初,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将人工智能纳入“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支持范围,综合考虑有关高校高水平师资、国家级科研平台、重大科研项目和攻关任务,以及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成效等情况,安排研究生、博士生招生计划专项增量。

截至2023年,国内已有498所高校成功申报人工智能专业;在高职院校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也在2022年新增了71个专业点。

据新东方独家数据,从2022年到2024年考研,人工智能专业(专业代码085410,专业型硕士)的全国普考招生人数分别为2058人、3452人、4144人,呈现出逐年递增趋势。“这个数据是去除保送研究生之后的招生人数,由于理工科热门专业的保研占比较高,因此实际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招生热度会更高。”新东方考研研究院院长张天野表示。

事实上,人工智能专业属于考研的热门学科——电子信息,这个一级学科之下,原本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考研难度就比较高,头部院校的竞争则更为激烈。

据考生反馈,人工智能相关头部院校试题的难度依然保持较高水平,2023年部分头部院校的复试淘汰率就已经达到了50%;而部分双非院校,在去年考研招生时,人工智能相关专业调剂的比例达到了50%左右,也就是一半左右的学生并非是第一志愿报考该院校。

在张天野看来:“越来越多的学生会想抢占人工智能的热点,所以头部院校的竞争在未来还会持续加剧。这很可能会直接反映在进入复试的分数线逐年提升,且复试的竞争程度会进一步提升。”

高水平人才受追捧相关岗位供不应求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被应用到不同场景中,包括安防、金融、交通、物流、医疗、零售等领域。从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到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缺口巨大,高水平、专业化的人才更是稀缺,这也对全国高校的高水平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比较突出的一个现象是部分高校为了满足社会对于人工智能等新兴热门人才的需求,对于人才培养的方向进行了调整,选择撤销旧专业,同时整合资源增设新专业进行招生。其中,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或信息管理等相关专业是近年来高校申请撤销比较集中的计算机相关专业。

张天野表示:“当前人工智能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人数基数相对较少,但从面向整个社会的相关岗位招聘来看,目前的人工智能相关岗位招聘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用人单位对于人工智能方向的高水平人才需求持续增长、整体的薪酬水平也更有保障。”

就目前招聘市场的反馈来看,对于人工智能等计算机领域相对较新的热点,研究生学历逐渐成为招聘时普遍要求的学历门槛。除了薪酬待遇水平相对较高之外,从几个热门企业的招聘岗位数量中,也能看出对于人工智能的相关人才需求。从某招聘app的数据来看,比如,字节跳动正在招聘的人工智能相关岗位共75个,平均月薪3万元以上;腾讯正在招聘的人工智能相关岗位共200个,平均月薪2.5万以上;美团正在招聘的人工智能相关岗位195个,平均月薪2.5万以上。

专业跨考有壁垒不建议盲目尝试

随着近年来AI热度的居高不下,越来越多考生考虑跨专业报考人工智能方向研究生,但人工智能属于理工科的专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难度,跨考仍需要根据考生自身情况来选择。

人群一:计算机相关对口专业群体

对与本科学习的就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本科生而言,研究生阶段转而报考人工智能相关方向,严格意义上来讲属于跨考,但是难度不大。这部分考生的优势在于专业课的备考难度较低,大部分基础课都在本科阶段学习过,因此也是跨专业报考人工智能的主力。

人群二:理工科群体

理工科的本科在读人数基数庞大,因此每年都会有计算机基础相对扎实,但本科没有学习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同学在报考研究生时会选择跨考。部分同学理工科的基础相对扎实,如果有相对充足的备考时间,跨考成功的概率也不会太低,但在选择目标院校和细分研究方向时,需要审慎考虑。

人群三:本科学习其他专业的群体

如果本科学习的并非理工科,那考研时跨考理工科的难度本身就比较高,需要花大量时间进行系统自学。同时由于计算机相关专业,特别是人工智能专业,近年来的报考热度很高,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这部分考生想要跨考成功的难度非常大。

张天野提示广大考研学子:“人工智能相关专业跨考有壁垒,不建议大家盲目尝试,否则即便初试能够通过,复试时依然会面临比较严峻的竞争局面。其实,人工智能并非独立存在的专业,在整个社会分工中都有其相应的生态链,因此如果想要赶上人工智能的热点,也可以考虑相关专业,如数据分析、统计、应用数学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