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该不该读?读大学的意义是什么?
要不要砸锅卖铁供孩子读书?
要不要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上大学?
大学,一直是家长关注的焦点,只是年代不同,大学的含金量、在人们心中的意义不同。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大学越来越容易上,供应一个大学生的代价越来越高。
家长吐槽,孩子大学一年学费4万
一个家长在线吐槽,月薪5千,孩子读大学一年学费4万多,这分明就是给大学打工。
如果是这个收入水平,孩子读大学学费4万多,加上生活费,收入都供不起一个大学生。
现在的大学生生活费每月1000元,是相当保守的,动辄两三千。
按照学费42000元计算,生活费每月1500元,在没有任何其他费用的情况下,一年需要拿出57000元给孩子。
在完美计算,没有额外消费的情况下,四年大学需要228000元。
这对普通家庭来说,是不小的负担,可以说很多普通家庭供不起这样的一个大学生,即便是咬牙供应,那也一定是省吃俭用的结果。
如果对孩子没有太大的期望,只是希望孩子读一个大学,倒不会有太大的心理落差,但凡对孩子有一丁点预期,结果就很容易失望,因为这种落差感引发一系列的家庭矛盾。
其实大家心里也清楚,大学学费4万的学校,基本可以确定是三本院校,那就别指望大学能够带给孩子最直接的光环,大学毕业就是失业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要不要咬牙供孩子读大学
孩子学习成绩好,考上公立大学,学费几千元最常见,如果孩子没有考上这类院校,又不想让孩子读专科院校,要不要让孩子读一年几万学费的学校?
这个得想清楚,也得看孩子的实际情况。
大学并不能直接改变孩子的命运,也不能给孩子带来一份稳定的工作,大学是一段经历,这个现实要清楚。
如果是抱着“大学毕业就能回本、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读大学”的心态,那么还是算了,因为大学毕业以后,迎接孩子的一定是“找工作难”。
如果家里条件可以,希望让孩子接受一下“大学的洗礼”,希望给孩子四年的时间去重新认识自己,让这四年成为孩子过渡的阶段,那倒是可以考虑让孩子继续读大学。
说白了,就是一句话,曾经的那句感动世人的“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书”,不适用于现代社会,因为这样的家长对结果是非常看重的,所谓的“砸锅卖铁”不是一种无私,可以翻译成“破釜沉舟,你得对得起我现在的付出”。
可是现实是,很多孩子不是神仙,不能掌控自己的未来,大学并不能直接带给他们命运的转折,一个孩子未来的走向,是一路过来的点滴集合,幻想只能存在于幻想中,在现实社会不会一下子实现,很有可能一辈子实现不了。
从现实出发,脚踏实地,孩子是那块料子,父母起到了正向引导的作用,孩子总会发光发热,也无需父母砸锅卖铁,孩子不是那块材料,家庭教育没有起到正向的引导,光靠嘴皮子是不管用的。
基础打好,习惯养成,其余看天赋
管孩子要趁早。
对孩子的希望也得趁早。
养孩子最累的几年应该是6岁以前,孩子6岁以后,就逐渐放手,这是一个正常的逻辑。
没有实际依据,就凭借着自己的幻想,希望孩子读大学、发大财就是不切合实际。
正向引导到位,其余看孩子的天赋高低,供孩子读书也是从现实出发,收起那份“自我感动和潜在的回报要求”,这样对自己、对家人、对孩子,都是更为负责的表现。
如果最后给孩子选择了一年学费几万的学校,那只能说明父母愿意,且有这个能力承担,就不要道德绑架孩子,希望孩子达到一个什么高度了,也不要吐槽自己是给学校打工了。
这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