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还是孕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高校是教育领域与产业领域有机衔接的最前沿,要结合自己的办学传统和综合优势,多渠道、全方位为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提供人才供给、智力支持。
适度超前储备未来产业发展人才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而人才的培养又有着固定的周期。适度超前储备未来产业人才,就是要尽可能使人才培养周期与未来产业的生命周期保持同频共向。为此,要重点抓住三个阶段的人才需求。
在初始阶段,未来产业还处于孕育期或成长期,尚未实现产业化生产和经营,市场的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还非常有限,产业发展的前景也不是非常明朗,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是很旺盛,但对人才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高校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高校要紧紧抓住高端人才需求,着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意识、创新能力素养和产业策划能力的人才,为未来产业提供高层次研发人才等。
在未来产业进入应用阶段后,其潜在的产能开始释放,基本具备独立发展的能力,相应地,产业发展的核心人才亟须扩容,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步多元。高校一方面要适时优化专业结构,适度开设未来产业需要的目录外专业,同时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着力通过科教融汇和产教融合的途径,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量足质优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在进入成熟阶段后,未来产业逐步发展成为先导性或支柱性产业,其关键技术或核心产品受到社会认可,围绕未来产业将会延伸或衍生出与之相关的诸多上下游产业,产品逐步系列化,需要更多应用能力强的“未来产业工人”。要针对未来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规格和规模变化,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未来产业发展成熟的知识转化为最新的教学内容,并逐步强化学生的实习、实践和实训环节,缩短从毕业生到“产业工人”的转型时间。
当然,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未来产业具有不确定性,还存在失败的风险,因此高校在做好人才储备时要科学认清形势,把握分寸,坚持办学定位,不能一哄而上,既要做好以不变应万变的预案,也要有与产业发展及时共舞的心态,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要强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拓宽学生的素质面和能力点,增强学生灵活就业的适应力和竞争力。
以科技创新赋能未来产业发展
从根本上说,未来产业是依靠科技创新来驱动的产业。前沿性、变革性、高成长性是未来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本质区别。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要因势利导主动对接科技创新主战场,服务未来产业发展新技术需求。
首先,要以基础研究支撑未来产业。随着未来产业持续走深走实,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理论障碍和原理困境。只有弄清楚基本原理,未来产业发展才会有胸有成竹的底气。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在重大科技突破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培育和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要继续强化基础研究,系统推进原创性突破。要积极组织专家学者采用联合攻关的方式,及时为未来产业发展排“理论之忧”、解“原理之难”,从根源上解放和发展未来产业的生产力。
其次,要以未来学科支撑未来产业。未来产业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科技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会形成不同的未来产业。高校一方面可以在既有的学科目录内,重点发展交叉学科,拓展新的学科方向,延展新的学科领域,寻找新的未来产业突破点;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大学科整合力度,着力发展代表学科发展方向的未来学科。
再次,要以成果转化支撑未来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不光是完全的技术创新,很多时候需要多方的技术集成,可能会遇到知识产权和技术转让的双重钳制。高校有扎实的基础研究成果,也有很多束之高阁的发明专利。不妨探索以低价或股权转让的方式,加快成果转化,从而为未来产业形成更多颠覆性技术提供合理的保障。
因势利导引领未来产业健康成长
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不仅需要硬技术,还需要软实力及良好的创新生态。
一是以先进思想指导未来产业发展。未来产业是新生事物,需要前瞻性布局、整体性长远规划和系统性的政策支撑。高校可以依靠知识生产的优势,就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为政府部门建言献策,同时还可以协助制订未来产业规划,提供未来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等,间接引导培育国家需要、人民期盼的未来产业。
二是推进大学文化与产业文化的融合。未来产业的培育和未来学科的建设,需要有与之相应的产业文化和学科文化,如对新生事物的接纳度、对失败的宽容度以及追求卓越的积极向上的心态等。高校要与行业企业等进行联合,积极面向广大教师和学生宣讲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开展与未来产业发展相关的学科合作等活动。同时,要积极发展创新创业文化,鼓励学生在校内积极开展学术探索和技术创新,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创新生态,促进未来产业持续涌现、健康发展。
(作者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