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人均分想提高两分, 必须做够20张试卷, 这样的教育还有意义吗?

临近期中考试,这一段时间,所有老师学生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做试卷,越多越好,见识各种稀奇古怪不同类型的题。

尽管双减不允许举办期中考试,但我们这里是可以的。所有学校校长商议好大家都举行考试就行了,这样家长也就无话可说了。但每一次考试,带给学生和老师的心理压力远远超过了大家的想象。

在最近的考前动员会上,一位资深的名师讲到:要想班级人均分提高2分,至少要做20套试卷。学生只有对各种题型滚瓜烂熟了,才有可能熟能生巧,看到这样类型题就会做。作为一线老师当然明白怎么提升班级成绩,但是面对这样的做法,我还是无法释怀,这样的教育还有意义吗?

第一:成绩提高两分,难道就能证明这个孩子更优秀吗?

我们都知道,高考就是分毫必争的战场,提高一分确实可以干掉千人,这是高考的录取政策决定的。但我们是否思考过,因为少一分没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孩子真的比已经录取的孩子差很多吗?

高考总分少两分真的能证明这个孩子比高他两分的孩子差吗?这个不一定吧。其实就算差10分,我相信两个孩子能力也差不多。但现在,我们的孩子为了区区两分,不得不拼命刷掉20张试卷,花费无数的时间,这样的学习真的还有意义吗?

其实对于一部分孩子来讲,刷掉20张试卷可能一分也提高不了,甚至还会落后。因为刷题多了,学生对学习就会变的越来越麻木,没有兴趣,成绩不但不会提高反而会降低。

但现在的教育就是这样,大家都为了区区的两分,拼命地内卷,看谁做的题更多,熬的夜更长,只是苦了我们的孩子。

第二:同一个知识点,变换各种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难道就能培养出孩子们的创新能力?

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就是要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因为只有创新才能推动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但什么是创新呢?感觉我们的教育好像完全理解错了。

比如在数学上,我们所谓的创新就是创造出各种不同的题型,孩子们越没见过越好。一个知识点,可以换无数种方式出题,越难越好。而且题目越复杂越好,句子越绕越好,最好再设计几个坑,搞的像脑筋急转弯似的。数学本来是非常简洁的一门语言,为什么要搞的如此复杂呢?其实孩子们学的知识点还是那么多,只不过搞的更复杂了,总的知识量孩子们并没有增加。

还比如语文,其实只要一个孩子写作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强就说明语文能力很强了。但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呢?非要搞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还不允许有不同的答案,为什么大家对文章的理解非得一样呢?这样的话阅读还有意义吗?

我们的教学一直在试图难为孩子,统一标准,而不是着重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

我们的刷题教育人人都知道它的危害,为什么还在大行其道呢?谁在助长这种风气?

其实刷题教育应试教育的危害人人都清楚,专家比我们更清楚,但奇怪的是,刷题教育竟然能畅通无阻这么多年,而且越发的不可收拾。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我们的教育一开始就错了。

首先教育不能量化考评,因为教育面对的是人,是具有不同个性的人。但我们的教育一开始就喜欢用具体的分数来评价学生,并用分数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其次教育更不该用一种标准评价孩子,但现在的教育评价只看分数,其他基本都不看,这也导致了师生只追求分数。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教育没有给孩子们更多的出路,现在的孩子除了考大学还能干什么呢?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本身就是非常可怕的,大家不卷才怪。

其实说白了,不是教育出问题了,而是社会出问题了,才导致教育发展成这个样子。

写在最后: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看到现在的教育真的是非常的痛心,不让孩子们刷题吧,害怕耽误成绩,但是让孩子们刷题吧,感觉又很没意义,就算提高两分又如何呢?能说明什么问题呢?除了提高考试能力好像什么也不能?

但愿教育能尽快改革,不能再这样摧残我们的孩子了,教育不应该只有分数,肯定还有更多的意义。

大家对此怎么看?也分享一下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