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评论丨中考“体考神器”氮泵热卖, 体育如何跳出应试窠臼

成绩“一喝就提升”的馈赠,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那就是损害身体、牺牲健康

“提升运动状态”“跑得更快”“适用各种考核比赛”“安全过检”……中考在即,号称“体考神器”的氮泵“重出江湖”,有关学生相约购买的信息在网络平台流传,部分网购平台相关产品的销量达数万。

↑网络上售卖的“体考神器”

据报道,商家标榜的“体考神器”相当神奇,服用之后能提升爆发力和耐力,不少中考生、体育生等都用过,“反馈效果较好,不含有违禁有害成分、激素等,不会损害身体和身体器官”。在分数的诱惑下,有些家长心急乱“吃药”。安徽陈女士的女儿要参加体考就服用了所谓的“体考神器”,结果出现呼吸困难、呕吐,被紧急送医接受洗胃和输液治疗。

“体考神器”何以变健康“杀器”?据医药行业人士表示,此类产品含有咖啡因成分,会对孩子的神经产生不良刺激。过量饮用可能会使中枢神经过度兴奋,出现情绪不稳定、专注力降低、失眠、多梦等情况。同时带来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出现呕吐、腹泻,以及加重肾脏负担。心脏有问题的考生还可能诱发心率不齐,心动过速,重则发生猝死。

由此可见,成绩“一喝就提升”的馈赠,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那就是损害身体、牺牲健康。其实,家长未必不懂个中利害。只不过,帮孩子抄近道、走捷径的心理,让他们仍然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中学体考,本意是以测促练,鼓励和引导学生科学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然而现实却让人尴尬,被重视的仍是考试,而非体育本身。随着体育中考分值提高,应试化、功利化倾向日渐凸显。不少学校的体育课,为考试内容服务,考什么就练什么,背离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初心。

在应试指挥棒的作用下,体育课无可避免地掉进了应试教育陷阱。例如,有的孩子平时不锻炼,考前突击报名体能课;有的家长买“中考体测鞋”“专用跳绳”,给孩子喝“神药”,屡交智商税,被不良商家割韭菜。

俗话说,治标容易治本难。打掉炒作营销的生意,有的是法子。可要治愈家长的焦虑,让体育的归体育,让奔跑锻炼中产生的多巴胺,为孩子带来一生的愉悦,却面临不少困难。

此前,“课间10分钟被约束”现象引发广泛关注。明明是下课休息时间,可孩子们除了上厕所外,连教室都走不出去。孩子本就生性好动,本该尽情奔跑跳跃的时间总被挤占,久而久之,“爱动”的孩子也“动”不起来了。

将时间轴拉长来看,高校脆皮大学生不在少数。部分学生身体素质堪忧,引体向上上不去,立定跳远跳不远,甚至存在“长跑恐惧”。成年后,“没有劲、跑不动、不爱动”的隐患,根子或许就埋在青少年时期。

一旦体育成绩不跟分数挂钩,体育锻炼就被抛在一边;一旦体育成绩事关升学,又有人想方设法“钻空子”。个中矛盾,该如何调和?

短期来看,不妨适当改革现有成绩评定方式。比如将一锤子买卖的中考体测,加入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体育课表现、日常锻炼等。丰富体育课内容多样性,借用信息技术手段,多维度评测学生体育运动能力。

长期而言,让体育教育跳出急功近利的窠臼,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蔡元培先生曾提倡“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教育的目的,是“以体育人”,让孩子们拥有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养成自觉锻炼、终身运动的习惯。让体育的归体育,回归育人初心,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