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授课主题、13位教师、32个学时……北京三中院与中华女子学院法学院以院校共建为依托,创新建立“双师同堂”《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课程模式,由资深法官与高校教师合作授课,分专题讲授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
开课期间,中华女子学院法学院师生走进中国法院博物馆,在法律古籍与青铜器文物上,从审判历史沿革中切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走进法院,来到“声动司睿”案例文化宣讲的现场,接受法治文化的浸润;置身于模拟法庭教室,亲身体验法庭的庄重……
思政课不应是,也不能是“读稿”“填鸭”。“不能简单地把学生推到讲台前,让他们把网上搜索的理论文章PPT搬过来,草草了事。必须谨防变成‘水课’、无效教学、本末倒置。”北京三中院政治部副主任、组宣处处长顾华说,形式的创新不能脱离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在“双师同堂”中,学校老师讲清理论、实务法官讲活实践,扭住“堵点”“关键点”情景再现、启发思考、翻转课堂,带领学生们弄懂“是什么”、更懂“为什么”,抬头率、积极性、参与度自然提高。
在结课交流会上,学校教师代表、讲师张圣泽谈到,院校双方共学、共研、共享、共育,一同努力讲好这堂“习近平法治思想”思政课,创新思维、拓宽视野,实现了“有理、更有趣”的良好效果。学生们也畅谈感受体会:“作为法本法硕的学生,已经上了四年半的法律课和思政课,但在这堂‘习近平法治思想’思政课上,我真切感受到了,什么是理论和经验、实践的结合,怎么样才是做到了‘十一个坚持’”。“我之前觉得审判工作不过就是机械化的流水线,但法官带着我们像侦探一样主动去抽丝剥茧,让我法官梦的种子重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