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小升初招生阶段,本来小升初实行的是免试就近划片入学政策,可仍然有很多家长在为孩子择校焦虑。近日,央视《焦点访谈》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机构举办的以配合个别学校“掐尖”为目的的招生说明会正在暗地开展。
所谓“掐尖”招生,是指某些学校为提高升学率,以笔试、面谈、评测等方式提前锁定尖子生。这种现象存在已久,不仅破坏教育生态,还制造教育内卷、加剧社会焦虑。今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2024)》明确提出,坚决整治“掐尖招生”等乱象。
然而,记者暗访发现,“掐尖”招生乱象多、手段隐蔽。有的学校组织选拨考试,有的学校则参考杯赛成绩,还有的学校根据学生的简历“掐尖”。由此看出,在整治“掐尖”招生背景下,违规操作的“暗渠”不少。
显然,只有“掐死”这些“暗渠”,才有望遏制“掐尖”招生。这需要有关方面多措并举、标本兼治。所谓治标,是尽量不给某些学校“掐尖”招生的机会,或针对“掐尖”招生的时机、方式采取精准对策。例如,多所学校的校园开放日已经异化为“掐尖招生日”,有关部门要对此类活动加强重点监管。
所谓治本,就是彻底纠正“唯分数、唯升学”的考核评价导向。近些年来,有识之士已经多次指出,解决“掐尖”招生乱象的关键在于改革教育评价导向。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提出,改进评价方法,统筹整合评价,着力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倾向。但某些地方未落实。
究竟哪些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今天对学校的考核评价导向,依旧停留在“唯分数、唯升学”方面,这需要有关方面通过明察暗访进行摸底,对顽固不化的地方教育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并建议追责问责。因为这关乎教育公平,不能马虎。同时,深入检查中小学招生入学“十项严禁”规定的落实情况。
据悉,教育部正在组建阳光招生专项行动工作组,接下来会参与到全国范围内的跨省交叉互检工作中,及时对“掐尖招生”等违规行为和查处情况进行通报。近日印发的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的通知,也严禁学校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这说明对“掐尖”招生等问题高度重视。
不过,对“掐尖”招生等乱象,要想彻底“掐死”,让个别学校不敢不能不想“掐尖”,仍需要务实行动,即问责违规学校,查处配合“掐尖”招生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