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中央美术学院数字影像艺术节开幕, 建立学科融合、学研产交流平台

新京报讯(记者苏季)5月24日,在2024届本科生毕业作品展期间,第二届中央美术学院数字影像艺术节开幕,艺术节汇聚全球数字影像相关领域中的优秀艺术创作者、技术研发专家、社会学者、优势企业等,分享和探讨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方向,建立学科融合、学研产一体交流平台。

“数字影像艺术节要构建一个学研产大平台,成为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学生与企业的桥梁、创新思维与实践应用的桥梁。”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马浚诚说道。

记者了解到,数字影像艺术节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承办,艺术节共设置高峰论坛、MappingShow、青年论坛、特别推荐奖作品与全国高校学生动画短片展映等板块。

数字影像艺术节在每年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期间举办,甄选推荐优秀毕业生相关艺术作品,打造人才的培养和推荐体系。当天,毕业生作品《狩猎森林》、《英歌潮舞》-潮汕英歌舞数字互动体验、《能量映像》、《纸鸢漫游》等多部作品获得特别推荐奖。

记者在现场看到,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上的数字影像作品互动性强,吸引了不少观众排队体验。在《英歌潮舞》-潮汕英歌舞数字互动体验作品前,观众拿起鼓棒,敲击鼓面就可以唤醒舞者,快速连续敲打鼓面还可变换舞蹈阵型。

创作者李镐介绍,英歌舞是潮汕文化的瑰宝之一,将戏剧、武术和舞蹈融为一体。他的作品运用了编程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加入了传感器,观众敲击鼓面可与屏幕中的数字英雄实时互动。通过观众直接参与,增强了体验感和舞蹈传播力,“作品以振兴传统文化为主,运用科技手段进行了现代化的转译。”

“毕业季很多学生采用了数字影像艺术进行创作,这些作品经过学校专家评审并颁奖,对学生们进行鼓励。”马浚诚表示,数字影像艺术节还邀请了电影公司、动画公司等相关从业者与学生们交流,这既是对学生作品的一种推介形式,也让企业更加了解毕业生的优秀作品,有利于学生们就业。

马浚诚坦言,人工智能对教学冲击很大,降低了从业者的门槛,同时也提高了培养优秀数字影像创作人才的门槛。人工智能,包括Sora的发展,对培养高水平数字影像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他表示,学院将根据市场发展变化调整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向。“如何培养出具有审美品位、具有决策力、洞察力的新一代数字人才,希望在数字影像艺术节平台上碰撞出火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