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奥林匹克竞赛,简称全国奥赛,一般是对数学、物理、生物、信息和化学五大学科全国竞赛的统称。
这五大学科,按照获奖等级,又分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三个等级,其中一等奖的前50名或60名,可以参加国家集训队。
2018年到2023年的6年间,五大学科全国奥赛,共有11800多名学生获奖。这些参加竞赛的学生,对应的出生年份,大约为2000年到2005年。
人口数据显示,2000年到2005年,全国出生人口不到1亿人,其中仅有1万余人能在全国奥赛中获奖,所以获奖概率为万分之一。
具体到不同的城市,获奖概率有所不同。我们从获奖人数的角度,观察在不同城市,拿到一枚全国奥赛奖牌的难度分别有多大。
在1万余人的获奖名单中,按照获奖学生所在城市统计,仅有35座城市,在过去6年的获奖人数,超过了100人。
这些城市,除衡水、温州、绵阳、芜湖和东营外,其余均为省会城市或计划单列市(比如深圳、大连、宁波)。
显然,奥赛这项考试资源,是向省会城市集中的。
除了这35座城市外,还有71座城市,6年间获奖人数在10人以上。
前述的106座城市,合计贡献了全国奥赛96%的奖牌,其中前25座城市,贡献了77%的奖牌。
这意味着,在过去的六年间,全国其余的230多座城市,仅获得了不到4%的奖牌。
岳阳、台州、济宁和南阳等42座城市,6年间仅获得过一枚奖牌。而廊坊、沧州、江门等107座城市,6年间累计获得的全国奥赛奖牌数量为0。
作为对比,长沙6年间获得了663枚奖牌,比排名靠后的250多座城市的总和还要多。
除了长沙,北京、上海、重庆、成都、西安和武汉这6座大城市,6年间累计获得的奖牌数量,在400枚以上。
从这个角度看,全国奥赛,或许沦为了大城市的专利。那些在中小城市上学可能具有更高天赋的人,大概率与此项竞赛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