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网讯(记者王欢祁鹏玉)“退款一般需要45个工作日,这就是我听过最大的笑话!”说出这句话之前,宋先生为了退学费的事已经和中公教育交涉了近一年之久,与他有同样困扰的学员不在少数。
“考不过包退”变“考不过难退”
2022年开始,中公教育被媒体曝光存在退费难问题。此后,多地推出“分期退款政策”,将学员退费金额按比例分为10期。为了显示退费力度,甚至有分公司公开表示或将通过卖楼的方式来给学员退费。2022年11月14日,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一份“保证书”,称其为中公教育张家口分公司设立者,会对分公司行使管理、监督权利,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现计划分10期偿付学员学费,如中公教育未履行分10期按时打款约定,保证将我司所持有的位于石家庄市平山县装备路以西、兴工路以北的中公泽宏未来科技城项目通过抵押、拍卖、出售等形式换取资金并优先用于河北学员学费返还。
陕西中公教育校区也于2022年11月7日发布“告示书”,内容大致为:经决定现将退款分为10期支付,每月1期,直至支付完所有退费。第1期支付总额的30%;第2-7期每期支付总额的10%;最后3期均为总额的3.33%。退款时间按首次申请退费的时间顺序排列,最早一期退费时间安排为11月9日。
一年多过去,针对中公教育退费问题,今年3月,华商网记者走访西安市内多家校区,就退费难情况进行了解。多名学员反映,退费难仍存在,没有明显改进。“我是2023年9月份申请的退费,11月初的时候跟我说退费要分期,按约定12月16日我应该收到第一期打款,但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动静”“我的退费早都过了45个工作日,现在既没退费,还没人理我”“22年说的是分十期退款,我当时确实也收到了几期,后面突然就没了,也没人解释一下,我就希望能给我个明确答复,为什么要等,等多久”。上述这些学员均因为在2022年-2023年间报名了中公教育的“考不过包退”类课程,至今没收到退款。也有一些学员接受了分期退费的折中方案,但拿到一两期退款后就再无下文。有学员告诉记者,自己是第二次报名“考不过包退”班,“之前报过一次,没考上确实没几天就给把学费退了,后来又想考了,因为之前退费很快所以我特别相信中公,没想到会变成这种状况”。
“退费难”问题发酵前,中公教育的“考不过包退”协议班一直是其卖点。针对不同考试,学员在缴纳过全额学费后,如果后续未通过笔试或面试将获得一定比例甚至全额的学费退费。2019年,中公教育在协议班的基础上推出了“0元入学”、“1元占座”等产品——理享学。据介绍,学员通过申请贷款的方式缴纳培训费,所贷款项由资金方直接支付给中公教育,如果招考通过,学员自行给资金方还款;如果不通过,贷款到期由中公教育替学员还款。无论考试通过与否,贷款存续期间的利息都由中公教育承担。据了解,由于理享学贷款办理时均是使用学员本人信息申请贷款,“退费难”问题发生后,报名理享学课程的学员也面临贷款迟迟未还被银行催贷的问题。
西安校区授课正常“考不过包退”课程仍在销售
记者以咨询考公报名为由先后走访西安中公教育小寨、新城、长安、北郊校区,之前引起争议的“考不过包退”班型仍然存在,但部分考试退费比例发生改变。以2024年陕西事业单位上半年笔试课程为例,其中“全名师针对性策略班(不含住)”有两种缴费方式,方式一:先付21000元,未录用退10200元;方式二:先付12800,进入体检名单补交8200元,与之前中公教育所推出的高达总学费80%甚至以上的退费比例相比有所下降。
与之不同的是,中公教育官网上关于2024年国考的优学A+班、优学A班、优学B班、励耘寄宿制等班型虽然授课方式有差异,但仍存在笔试不过退部分,面试不过退全额报名费的缴费方式。
记者走访发现,这四个校区均正常运作,授课未受到影响。在新城校区,记者看到有不少学员正在上课。其中一名同学向记者介绍道,自己之前报名了“考不过包退班”,遗憾第一年并未“上岸”。“当时也想着退费,但老师说可以转到第二年继续学继续考,就没申请,身边确实有同学申请了也没拿到钱。”
对于目前中公教育所面临的“退费难”问题,几位老师均表示,问题只存在于2024年之前的学员,正在逐步解决。“之前那个考不过包退的模式也有问题,等于是零成本培训,有好多人报了名来上课,课时费,场地费都需要钱,最后没考过全退,这里面就存在收支差距了。”被问到今年报名的“考不过包退”课程,退费会受到影响吗?几位老师均表示不会受到之前的退费影响。小寨校区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担心退费问题可以选择第二种方式报名,虽然价格没有第一种优惠但不会存在退费问题,公司也比较推荐这种报名方式。
陕西总部工作人员回应预计年底前会解决大部分退款
走访中,记者以学员身份前往陕西中公教育总部了解退费情况。工作人员表示,退费需要北京总部给陕西公司打款后才能进行,此前不退也是因为未接到总部打款。“这个月总部已经陆续在退,但毕竟数量太多,金额较大,不能兼顾所有申请的学员,只能是先挑一部分退款。我们没有直接退费的权利。”关于哪些学生可以申请到优先退款,工作人员表示自己也不清楚。一同前往的学员告诉记者,“有一些办了贷款的会给先退一点,还有就是在法院起诉他们的,退得比较快。”工作人员也告诉在场的学员,“我在陕西做了几起诉讼学生的案子,确实那些学生都退了”。
另一位西安校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前曾用教职工工资来为学生退费,但停发工资的行为被劳动监察部门约谈,所以22年承诺的部分学生分期退款也受到影响停止。“当时劳动监察说让我们得先保证员工工资这样才能维持校区正常运转,要不然公司不运营了,这钱学生就更难拿到了。”“2022年那会(退费)确实比较多,(陕西校区)有2点几个亿,但现在陆陆续续一直在退,基本上按照我们(陕西)目前的营收状况,年底之前可能会把这些退费问题解决掉。”
财报显示,中公教育2020年总营收112.02亿;2021年69.12亿,同比下滑38.30%;2022年48.25亿,同比下滑30.19%。据中公教育2023年三季报显示,其1-9月营收为26.66亿,同比下滑31.54%。
2月24日,中公教育北京总部工作人员回应央视总台中国之声采访时表示公司出现部分学员退费增加且集中等情况,是由于自2020年起,受疫情、行业政策等方面的影响,线下停课、考试延期或取消等挑战集中爆发,公司先后出现了阶段性停课,业务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影响导致。
华商网记者多次联系中公教育北京总部,工作人员表示会由相关部门回复,在此期间,仅有一位自称北京总部王姓工作人员致电登记所需采访问题,但截至发稿,记者均未接到相关回复。
针对退费问题,中公教育陕西分公司回复称,高度重视学员的退费问题,目前公司全力以赴加快处理进程,内部成立了退费专班,一对一负责协助省级分公司的退费问题,省级分公司的退费专班则负责沟通学员退费诉求,尽力争取学员理解,同时结合资金情况,主要采取与学员协商分期、退转等方式与学员沟通退费事宜,给出实际可行的个性化退费方案,争取更多学员满意。同时表示,陕西分公司业务在2023年以来得到有序恢复,招生及教学等工作陆续回归正常且持续向好,业绩相比往年也有大幅提升。随着公司整体经营表现的逐步改善,退费问题正稳步推进解决中,整体可控,也有信心把学员的退费问题处理好,一定会保障每一位退费学员的每一分费用退还到位。
“不过包退”营销模式存在弊端学员可通过法律维权
近几年,市面上很多培训机构推出过“不过包退”政策,承诺所参加培训考试不合格,将退还培训费用,目前来看这种运营模式存在弊端,一旦资金链断裂就会产生退费难甚至无法退费的情况。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社会学系教师高琛卓分析,“不过包退”营销模式的盈利点在于,这种承诺充分利用了学员担忧考试结果的心理。一来,有助于增进学员对培训服务的满意度与信赖,为机构带来良好口碑与竞争力;二来,吸引更多学员报名培训课程;三来,机构可以提高课程定价,学员认为有退路,也愿意支付较高价格。
高琛卓介绍,一些培训机构可能会将招生收费作为变相融资手段,通过源源不断的学员报名,利用收费与退费之间的时间差开展其他投资,获取更大收益。然而,这种承诺背后存在一定的风险。一些机构“不过包退”宣传仅停留在销售员的口头承诺,没有法律约束力,或者虽然签订了服务协议,却在冗长的文字中暗藏不显眼的限制性条款,学员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达不到“退费”条件。一旦机构生源有限、教学质量不高、考试难度加大、或者投资失败等因素出现,机构可能会出现拖延推诿扯皮等现象,不愿及时兑现退费承诺,全额退费有可能变成部分退费、分期退费、甚至不退费,损害学员利益与机构信誉,甚至导致法律纠纷案件增多,学员在报名时一定要注意“擦亮眼睛”。
针对中公教育违反合约“不过难退”等问题,北京市中伦文德(西安)律师事务所黄陆河律师认为,一旦学员遭遇退费难的困境时,要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做好维权的准备。首先应当注意保存与培训机构签订的协议或合同;第二,要注意保存向培训机构转款的交易记录;第三,与对方进行沟通的聊天记录截图或者往来函件也要注意保存完整。
律师建议,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维护权益:
一、学员可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维权;
二、学员可向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投诉,求助于市场监督管理局;
三、学员可以与对方尝试和解,或者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之下进行调解;
四、学员可以根据合同约定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应当注意的是,通过此种方式维权时除了可向对方主张学费损失,还可主张资金占用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