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河曲王培峰|我们为什么教数学?

现在的孩子做的题不少,但表达的时候少,动脑思考的时候少,长时间专注思考问题的时候更少,提出问题的时候不知该提什么问题?因为他在想,我这个问题是不是有价值?别人是不是早已经知道了,别人会不会笑话我提出的问题?我这个问题是否符合老师的心意?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公开课时。所以我们常会发现学生举手的越来越少,提出的问题大多很“老师化",有点小大人味,甚至很专业。特别是在课堂总结环节,老师常会问一个统一的问题,在这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站起来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多围绕的是本节课的知识点,准确地说是老师所讲知识点的重复。数学课标从双基到四基的转变也好,三维目标的设计也罢,其实一个核心点便是要扭转教学观,即教师不能仅以教会知识为教学的根本落脚点,而要同时兼顾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非知识性的东西,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学生的思维被一节课中的知识点所束缚,一节课结束了,留给孩子们的太少了,可以说只留给了孩子们应付考试的一点点东西,也不一定到时会全部正确。

课改这么多年来,我认为我们过去过多关注的是具体的教学方法,即教师是如何开展教学活动的?学生是否真正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不是能及时踩好刹车,放手让学生去说、去示范、去讲解?课堂的评价从最初的看课堂中是否有小组合作?是否有动手操作?其实许多时候是在看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来评判一节课好坏的,也可以说是一种教学模式的探索,先后掀起了教学模式的学习热潮,诸如我们耳熟的“洋思中学教育”、“杜郎口教育”……时至今日,我们的数学课堂越来越重视知识的生成过程,越来越回归到了我们数学课堂原有的本色。

尽管我们已从事数学教学多年,却很可能从未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教数学?从教学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我认为必须重视一个"思"字,或者必须在“思”上多动些脑子。所以作为当代的数学教师应该把关注点更多地转移到数学教育的目标和基本的数学教学思想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前必须深度思考,考虑学生的现有学情,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整合教材,更有利于这些学生的学习,如何开展教学活动才能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其二如何才能促进学生的思考。我认为这正是我们为什么教数学的核心。身边有经验的教师常用问题串来贯穿课堂,以问题为导向,层层递进式的引领学生进行积极思维。还有部分有思想的教师会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一些课前实践活动,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促使学生进行积极探究与思考,提出一些具有深思的问题,或者提出自己对数学知识独特的见解。比如在画圆、制圆柱、圆锥 切火腿肠等教学实践活动,看似一个具体的活动,或者说是课前的一个铺垫活动,实质是通过活动引出许多数学概念,既能让学生看透数学知识的本质,又能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思考与创新,实践活动是一个媒介,由数学活动延伸到数学概念,最终指向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河曲实验小学 王培峰)

发布:晋北文化平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