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校

妈妈带着5岁的女儿体验考研氛围! 妈妈说: 还有16年就要考研了

去年,在一个考研的考点,一位妈妈在寒风中带着5岁的孩子站了1个小时。

这位妈妈称:孩子5岁了,再有16年就要考研了,要让孩子提前适应考研氛围。

看到这件事情,让人脑海中不禁蹦出大大的问号:5岁的孩子能够体验到什么考研氛围?

但从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家长的焦虑性。

有人说:眼见着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优秀,眼见着别人的孩子名列前茅,眼见着别人的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眼见着别人家的孩子走进名校……你能不焦虑吗?

不焦虑似乎就是不合格的家长

之前有人做过一个调查问:孩子上小学前,不上幼小衔接,不读学前班,不让孩子学拼音,数学和汉字,你同意吗?

最后的结果是有超过百分之七十的家长不同意。

是的,尽管如今我们已经很少说,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但家长们其实早已经形成了,让孩子前学习,赢在起跑线。

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可能在快节奏的小学文化中,获得一个良好的开端。

家长们普遍的担心是:你不学,别人的孩子也会学。

是啊,你不学,你就是吃亏的,你不学你就会落后。

有一部纪录片《起跑线》,纪录片中讲述到那些起跑线中的孩子们。他们的父母为了让他们赢在起跑线上,以至于他们的时间都被父母们进行了堪比总统级的管理。

每天他们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学习的路上,无论是知识课还是辅导班,无论是兴趣班还是特长班。每个孩子都必须为了他们能够赢在起跑线上做着各种努力。

家长们似乎也已经习以为常,他们焦虑孩子的学习,而且不去这么做,好像就不是合格的家长。

作为家长,你有教育焦虑症吗?

在如今,全民教育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孩子们的成长成为了父母们极为关注的话题。

那么作为家长,你焦虑吗?

下面,我们列出10条焦虑的行为,有6条以上,即说明拥有“家长焦虑”症了。

1、为孩子充分安排好了他的时间,生怕他浪费

2、极为重视孩子的成绩,一旦孩子成绩出现波动下滑等不良现象就训斥孩子

3、面对孩子学习,容易喜怒无常。

4、常常忍不住一遍遍询问孩子的成绩,像是得了健忘症

5、对孩子的学习经常监督,孩子一出错就容易坐立不安,担惊受怕

6、孩子一考试就会胡思乱想,生怕孩子落后

7、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辅导班等

8、嘴上说着孩子尽力就好,但是内心常常对孩子充满期待

9、总会莫名地出现焦虑、痛苦,难过等各种不良情绪

10、看到孩子不学习,看电视玩游戏,就忍不住大声吼叫。

作为家长的你,是否出现过以上情形呢?

如果是,且超过6条那就是有了教育焦虑,超过8条就可能是比较严重的教育焦虑,如果10条全中,那么家长可能存在严重的教育焦虑

父母不焦虑,孩子才能走的远

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深远且持久的。当父母不断产生焦虑的情绪,最终影响的将是孩子。

于是我们发现,在父母教育焦虑下成长的孩子变得越来越脆弱,他们抑郁,胆小,他们缺少动力,缺乏进取,他们无法承受挫折,更是容易走上极端。

无数孩子在父母的焦虑下,反而不爱学习,甚至被迫学习。一切的学习似乎都是为了父母而学习。

这恰恰违背了我们教育孩子的初衷。

1、优秀的孩子从来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义

有的孩子擅长语文,有的擅长数学,有的对应试教育得心应手,有的则在某职业路上走得顺风顺水。

可这些都是优秀。

应试教育,分数教育,兴趣教育等,这些不应该也不能成为孩子优秀的唯一评判标准。

每个孩子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特点,他们也拥有属于自己的天赋。

作为父母,与其逼着孩子去学习,不如学会挖掘他的特点,孩子同样会优秀。

2、以平常心对待

作为父母对待孩子的学习要以平常心对待,减少明显的功利心的心态。

要问问自己的内心,自己到底需要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孩子又是怎样想的呢?

我们是否帮助孩子找到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梦想,是否帮助孩子找到了他自己想要的。

教育本身就是发现,是启发,是挖掘。

我们要发现孩子的特点,启发孩子的人生,挖掘孩子的未来。

以平常心去对待孩子的成长,这样我们不焦虑,孩子也才能够成长的更好。

3、随心而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很多家长的焦虑其实源于社会的焦虑,因为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这样这样的成绩好,名次好,特长多。

致使很多家长忘掉了那是别人的孩子,忘掉了自己的孩子是否也适合走这样的道路。

就像,我们的家长看到别人家孩子奥数能力强,于是一股脑的去学奥数。

然而正如北大教授所说,其实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孩子都没必要去学奥数,因为奥数本身就是刁钻的,他并不适合大多数人。

作为父母我们要了解自己的初心,了解孩子的初心,了解教育的初心,只有随着初心而走,才能够走得更远

过多的焦虑,只会传染给孩子,当孩子焦虑的时候,他们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我们是要培养孩子,不是要毁掉孩子。

4、做孩子的后盾比作孩子的牵引更好

鼓励孩子大胆往前走,作为父母成为孩子的支撑,成为孩子的后盾,孩子会走得更远。

如果一直牵引孩子,拉着孩子往前走,有时候反而适得其反。

家长的教育焦虑症是时候要进行自我根治了。不要如开头所讲的那位妈妈一样,闹出那样的笑话。再迫切希望孩子成长,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也没必要让孩子在五岁的时候就开始考虑未来考研的问题。

这就显得有些拔苗助长,贻笑大方。

孩子的成长从来都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地前进。帮助孩子找到他的梦想,远比家长替孩子做梦的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