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婉兮 图/网络
热播剧《小舍得》最近一集,讲到了期中考试。
尖子生米桃,三门主课都是A。但相对于她之前的A+来说,却是一种退步。
父亲面带忧色,对老师道:“桃儿要是不听话、不好好学,您该打就打、该骂就骂,我们肯定不护她!”
这一幕是不是挺熟悉?
在我们这一代人上学时,90%以上的父母,都会对老师说这句话,尤其是在农村。因为做父母的文化水平欠缺,对老师和学校都抱着敬仰与敬畏的态度,将其视作权威,所以愿把专属父母长辈的“打骂权”转让。
事实上,米桃的父母也确实来自农村。
他们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把女儿从家乡转出,来到大城市上学,接受更好的教育。
好在米桃也争气。
她在数学方面天赋极高,自己本身也努力,在学习上从不让父母操心,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可期末考的“退步”,却将她的短板全部暴露出来了。
主要是语文和英语方面。
因为在期中考试中,英语加试了口语,米桃口语不行,一下子就拉低了总分。
语文则是五校同考,知识点不仅限于课本内容,对阅读拓展要求极高。比如作文题目《记一次快乐的夏令营》,可米桃在转学之前,连县城都没有到过,又哪里写得出来呢?
自然是离题万里,分数一下就被拉低了。
这个细节很真实,也很扎心。
算是应了一句毒鸡汤,“三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十年寒窗?”
如今的教育,拼的不仅仅是孩子本身的天赋和努力,还要拼原生家庭能提供的各类资源。从物质财富、到父母的学识、人脉、眼界与格局,无一不在竞争范围内。
所以,即使米桃智商140,也有学习上的力不能及处。
这很残酷,但这也是现实。
不过,这不是自暴自弃的理由。怕什么阶层固化,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
毕竟对英语口语不行、没参加过夏令营的米桃来说,持续不断的努力能保证她摆脱父母的阶层和命运。到她的子女上学时,起点便又比如今的米桃高了一截儿,如此循环反复,才是改变家族命运的终极道理。
没有一蹴而就的逆袭。
逆袭本就是一场马拉松,一代接一代,需要源源不断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