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中南大学一学生跳楼! 四月已3位研究生自杀, 该如何避免悲剧重演

四月第3起自杀事件,中南大学研究生自杀身亡

从四月八号的南京大学的学生自杀,到4月20日的大连理工大学的学生自杀,在到今天的中南大学一名研究生自杀,四月已经有了三起研究生自杀事件了。

发生这样的事情真的让大家难以接受,毕竟作为研究生可以说是天之骄子了,研究生毕业之后就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工作,但是为什么这些研究生还要选择自杀呢,他们自杀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他们自杀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随着硕士自杀的事件频出,读研读博仿佛已经成为了一个高危职业了。可能很多人不是很理解,要是学不下去就不学了,反正毕不了业也可以找到一份工作养活自己。

但是他们不明白的是,没有一个学生是抱着混日子的思想进入研究生学校的,这些选择读研和读博的人,都是打算用自己最珍贵几年青春去赌一个更好的未来。

他们可以说是完全输不起的,万一输了,他们不仅面临着浪费几年宝贵的青春和前途,同时还会得到很多人的嘲笑。毕竟没有几个父母会理解一个拿不到硕士证书的子女,父母只会质疑他是不够努力。

其实往往最不能理解的就是读研读博的自己,毕竟大部分读研的人都已经二十四五了,身边同龄的人都已经结婚生子,有房有车,而就只有自己要房没房,要钱没钱,还在大学里面坚持着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而且最让人苦恼的是,明明自己已经非常努力了,但是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就完全不受自己控制。

硕士生导师成为了你的老板,掌握着你的生杀大权,学校也成为了一个密闭空间,把你限制在狭小的空间里面,读研要想顺利拿到毕业证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人,如果这条路断了,可能自己也就没有了希望。

有的人经常开玩笑说,其实读研究生只有开学那天和毕业那天是非常开心的,毕竟只要你踏入研究生生涯,你面临的就是毕业的烦恼,你会整天想着如何才可以让自己顺利毕业,所以研究生三年说煎熬也是煎熬的。

引起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问题的原因

其实造成现在研究生自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研究生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基本上都是以下几点来引起的心理健康状况问题。

1、教育问题

我们在很小的时候,教育就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取得优秀的成绩,但是我们的教育却没有告诉我们大家如果你遇到挫折和失败该如何去做。

2、同龄人的压力

可能在你就读研究生的时候,周边同龄人的孩子都会跑了,而自己还要在学校里面呆三年,坚持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而且在研究生阶段的时候,你会发现身边很多人都会比你有钱,有颜值,有才华,所以研究生阶段很容易产生焦虑感,从而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3、家人和朋友的期待

现在的家庭和社会对于名校的学生期望值是非常高的,所以在这样高期望的情况下,导致研究生们不得不做到更好,毕竟如果自己做得不够好,那么出去就会被他人嘲笑,985学校的学生就这水平啊。

4、没有遇到合适且靠谱的导师

其实在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导师了,但是某些导师是非常专断的,而且过于严厉大学生的心理造成焦虑和压抑,从而让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更重要的是有的导师不负责任,所以导致学生学术论文进展不顺利,让学生看不到顺利毕业的曙光,更容易让学生产生极端心理。

那么面对此情况,是需要家长、学校、导师三方共同努力才可以减少研究生自杀的悲剧发生。

家庭方面

首先,家长要觉察到家庭对子女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家庭对研究生的教养方式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品德修养、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民主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对研究生性格养成和人格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要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是研究生社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家庭氛围为家庭教育提供土壤。和谐的家庭氛围会引导着研究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三观,不和谐的家庭氛围容易给研究生不良的心理暗示。

学校方面

首先,学校通过及时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试普查,掌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开展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设心理健康、生命教育等系列课程,让研究生除了对心理卫生知识进行了解,掌握自我调适技能,促进心理平衡外,培养对生命的敬畏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对生命本体的正确价值诉求。

其次,学校要成立学生管理队伍,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跟踪。在全校范围内,每个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并且选聘一批优秀学生担任朋辈心理辅导员,通过标准化学习和专业实训,协助学校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有效形成“校一院一班一寝”全面覆盖的心理管理监督模式,对研究生心理危机做到及时了解和有效预防。

导师方面

首先,研究生导师要加强立德树人职责。导师要始终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标准,对研究生来说,研究生导师是道德典范,导师需在加强自身教书育人道德素养的同时,要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帮助研究生在思想境界和理论层次上建构和坚定为人处世的价值体系和的精神境界。

其次,研究生导师要关注学生的成长。科研压力是研究生的主要压力,导师不仅要在专业学习上关注学生的进展对他们进行引导,还要在生活场域中关注学生的成长,了解学生的认识经验、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必要时在学生生活上给予开导和帮助。

最后,研究生导师要创新方式方法。硕士生导师要尊重研究生的主体地位,根据研究生的认知情况、思想动态、价值诉求,从现实情况出发,选择研究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对研究生进行教育,如善于利用平等开放的互联网环境,借助网络新媒体搭造育人平台,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实现“隐形教育”和“隐性沟通”的协同发力,走近研究生的心灵,成为研究生的良师益友。

#让研究生自杀的悲剧不再重演#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