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事物是错综复杂的,它既有现象,又有本质。现象是事物的本质在各方面外在的表现,本质则是通过无数现象从不同的方面表现出来的。我们接触一个事物,首先看到的是它的现象,但是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了解现象,而应该透过现象看清本质。
在高考作文中,立意时,尽可能地拓展思路,从多方面对题材进行分析,从分析中找出题材的内在规律,把握其共性,从而抓住主要矛盾,开掘出最有价值、最有本质意义的东西,给读者以心灵上的震撼、精神上的鼓舞、情操上的陶冶和灵魂上的净化。
怎样才能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
(1)要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高中生阅历尚浅,观察时不能放过那些生活中凡人小事,如果能开动脑筋,透过那些的小问题去发现蕴含的深刻含义,同样可以得到“寻常中显本质,微尘中见大千”的卓尔不群的立意。
(2)掌握把握本质的一些方法。要用理性的睿智之光,对观察到的表象下一番“振叶以寻根,观澜而溯源”的功夫。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事物的现象进行概括,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而“上升”“飞跃”,形成对事物理性化的认识。
同时,注意对事物发展过程进行动态分析,探求事物在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的特殊性。如:请根据下面两段话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有人想,如果全国每个人都节约一根火柴的价值给我,那我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数万元的财物,岂不快哉?也有人想,如果我能够给全国每个人作出一根火柴的贡献,那我的一生就很有价值了,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作文题目的材料把一些生活现象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要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材料提供两种对立的现象,同样是面对“全国每个人一根火柴”,一个想“得到”,一个想“贡献”。这种对立是由于价值观不同(联系点)造成的,而不同的价值观则源于不同的人生观。因此从人生观的高度来分析问题,就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就能把道理说得深刻透彻。
(3)用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事物的现象是错综复杂的,往往真假交织,鱼龙混杂,不易分辨,同时事物的本质往往也有个逐步暴露、逐渐展开的过程,因而,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并非易事。
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积累,政治课本里的一些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要注意吸收消化,其他一些理论书籍和文章里的精彩论析,也得时时留意。高考中根据需要,适当地、妥帖地加以运用,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4)文体不同,把握本质的方法不同。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一般要着力于人物思想的发掘,力求寻找到支配人物言行举止的思想亮点,因为它是人物全部活动的动力。
以叙事为主的文章,一般要努力反映事件蕴含的思想意义。一件事思想意义是多方面的,因此,立意时要力求从事件所表现出的各种思想意义中,寻找出最主要、最典型、最深刻、最动人的那一种思想意义,因为它决定事件的主要性质,代表着事件的本质。
以状物为主的文章,一般要注意揭示所状之物的审美价值或作者熔铸于事物中的某种感情或寓意。
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一般着力于对事物的剖析,从中寻找出起支配作用的主要矛盾。它不仅要有正确、科学的理,而且这个理还要尽量讲得深入、切实,能真正揭示事物的本质。
抒情散文,一般要披露其隐含、交织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说明文,一般要揭示说明对象的科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