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校

新华社建议为袁隆平降半旗致哀说明啥? 留学归国潮内因找到了!

2021年5月22日“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著名科学家袁隆平辞世。新华社发文建议降半旗致哀,其中的深意耐人寻味。

袁隆平的科研与民生密切相关,在中国人心中,得到双重的敬重:世界级大科学家、当代“神农”。网上曾有将钟南山与袁隆平并称中国人的“医食无忧”,足见舆论、民众对袁老的崇仰。

而官媒发出的国家最高级别致敬的信号,则是体现政府对科研工作、科学家、人才的高度重视。中国人才战略的顶层设计,一方面保护袁隆平、杨振宁等国宝级巨匠,另一方面也在吸引国际顶尖科研工作者,比如2017年11月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获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而且,经过比较发现,国内院士的级别、待遇远高于国外。

美国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的院士没有工资、津贴,只享受相关科研领域的最高荣誉。

国外院士多是大学教授,像各级别教师一样参加大学本科生的教学,学术成就高就意味着更多的课程量,还不能耽误他们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国外院士级教授的科研压力很重,相关学术论文要在权威性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才能得到学术界的重视或认可。

相比而言,中国院士待遇是与政府编制挂钩的,相当于副部级,享受政府津贴。在地方上、院士所在院校,还会有相应的优厚待遇。

地方政府在吸引海外归国科研人员方面也是不遗余力,在落户政策、科研经费划拨、产业园区进驻等方面给予倾斜。

根据教育部2020年12月官方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出国留学市场数据,1978—2019年,累计回国的出国留学人员占比高达86.28%。

近十年来,中国出国留学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归国潮”,大量中国留学生毕业后选择回到国内,这与国内对高端人才需求不断上升、以及政府拉动为导向的人才引入机制不无关系。

尊重科学、尊重教师、尊重人才的文化跃迁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高效率、低消耗、惠民生的方向转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