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回首高考, 偏科“跛腿”多可怕, 30余年梦魇般的记忆

又是一年高考季,尽管我的高考已离我有三十余年,但高考梦魇般的记忆常似一位不速之客闯入我的梦乡,令我在焦虑不安中惊醒。

虽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闯过高考关,实现了逃离农村的理想,回想起来,实属幸运,因为自己当时文化基础知识并不扎实,尤其有“硬伤”——英语学科严重“跛腿”。

事情的起因源自于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一九八二年,我升入初中,成为我家庭中学历最高的人。

我生于皖西南大别山南麓山脚下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母日书未读,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我出生时,家里已有六个孩子,我排行第七,也是最小的一个。

读小学时,国家刚好结束一段非常时期,一切拨乱反正,知识分子重新受到重视,读书成为农家孩子跳出农门的不二跳板。

至今还记得,堂叔家的女婿当时是上海化工学院的推荐生,有次放假回家,母亲专门带着我去认这位堂姐夫,并且语重心长地对我讲:“尒啊,你要好好向姐夫学,长大后也要当大学生!”

对于刚入学不久的我,虽然不知道大学为何物,但从母亲的话语中我朦胧觉得那一定是最美好的事物,于是在幼小的心中默默播下了一颗种子。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孩子如田野里的野草般恣意生长,劳作的辛苦让大人无暇关心我们的学业。早晨、上午上学,下午不上课,回家放牛、挖猪草、拾猪粪。那时的学业也不重,小学就语文、算术两科,家庭作业也不多,估摸不超过半个小时的作业量。但也常常玩得忘了在白天做,因为放牛拾粪之余,伙伴们还要玩耍嬉闹,以至晚上才记起作业未做,燃起煤油灯做作业时不免招至父母的怒骂,因为又多耗了煤油。

草长莺飞,不知不觉中渐渐长大。但身体却没有随岁月增长而强健。少时的我,体弱多病。读小学五年级时,每到中午放学回家,都是浑身无力,头脑昏沉沉的。一到家,放下手缝的土布书包,倒床便睡。

母亲心痛不已,但贫寒的家庭能让我们姐弟吃饱就不错,哪有闲钱让我去医院检查治疗。也就是每年过生日时能煮个鸡蛋独享补充一下营养了。

后来母亲看我每日放学回家倒头便睡,担心我养不大,无奈到大队部卫生室问了赤脚医生王医生,王医生让我母亲买了一瓶500ml的浓维磷补脑汁,记得是棕色大玻璃瓶装的。耗光了母亲卖鸡蛋的所有积蓄3.75元。

自从喝了浓维磷补脑汁,似乎不再头痛了。现在回想,那时的我应该是营养不良,大概率是患了低血糖。

身体康复后,学习也就专心了。五年级的时候,我的学习成绩便开了挂,遥遥领先于班级同学,在小升初的考试中,取得了全乡总分第二名的成绩,以至于我的数学老师还猛夸了我一顿。

升入初中,学校离家约三里路,一开始扛了一张竹板床去学校住宿,但严重不适应。

同村组的其他同学也都不愿住校,于是便把竹板床又扛回了家,每日放学后便步行回家。

同一路径的初一至初三的学生大约有十五、六个,很快大家彼此熟悉起来。

那时农村初中下午放学比较早,因为毕竟走读生占一大半,路远的有四、五华里。

我上、下学的途中要经过一个小山坡,山上稀疏地长了一些高矮不齐的松树,其间是平缓茂密的草坪,因为一直被牛啃食过,所以草也长不高。

那是我们放学后的乐园,放下书包,组队玩斗鸡。斗鸡也称斗脚力,一腿独立,一手拎起另一脚颈,相互碰撞,有捉对斗,有群斗,倒下的为输。

或者玩扑克牌,用扑克推牌九,年后赌钱,没钱后赌饭票或粮票。

年少不更事,疯玩中不知岁月在嬉闹中悄然流逝,每每都玩到暮色降临才匆匆一路小跑回家。

不知不觉中,初中生活已过二年,初三入学重新分班,才猛然醒悟自己的成绩已滑落到班级三十余名,而班级仅四十多名学生。

刚读初三,依稀中有一种紧迫感,知道照这样下去再过一年就没书可读,只能回家务农了。

一想到务农,就有莫名的恐惧。八十年代初,农村已实现责任田到户,周末和寒暑假我都要帮着干农活。农活的辛苦,超越了身体单薄的我的承受能力,令我恐惧排斥。

焦虑之下,开始考虑要认真读书,一改过去贪玩散漫的不良习惯。

疏理之下,发现自己各学科成绩都不佳,尤其是数学和英语。

屋漏偏遇连阴雨,初三开学不到一个月,我的第五册英语课本被偷了。那一年刚遇英语课本改编,学校又未给复读班学生征订足额的英语教材,致使部分缺课本的学生到应届班偷英语教材,而我便是倒霉的受害者之一。

愤慨之余,别无他法,只能用白纸本从他人处撰抄英语课本。

可惜不能持之以恒,坚持一个月后就放弃了,于是我的梦魇也开始了。

放弃了英语学习,每天晨读就只剩下背语文和政治了。

那时的中考前要进行预选考,大约淘汰一半的学生。

八五年五月份,预选考后揭晓的那天,忐忑不安的我来到学校,不敢去见老师,于是躲在教师宿舍墙角偷偷张望,意在找个同学打听一下结果。不料被政治老师发现,在远处高喊我的名字,告诉我选上了,并且考了两个第一:政治学科全校第一,英语学科预选上的学生中倒数第一。

又喜又惊!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这两科的分数:政治94,英语37.5,两科卷面满分均为100分。

一个多月后的中考,我又有惊无险地以压录取分数线考上了高中。

高中入学成绩排两个倒数第一:总分450列倒数第一,英语26分单科倒数第一(满分100分)。

聊以自慰的是物理、化学拿了年级第一。

如果说初中是浑浑沌沌地度过,上高中后便对自己有了清醒的认识。因为此时读书有了明晰的目标,那就是要上大学。

八十年代中考的淘汰率很大,我们班四十余人,就五个上考上了高中,我成绩排第三,上了普高,另有两人上职高。和我一起上下学的玩伴们仅我一人上了高中,我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此时,我父母对我的学习开始重视起来,仿佛看到了一丝曙光,有朝一日我能跳出农门,改变世代相传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

然而,我却看不到曙光。英语学科的严重“跛腿”令我窒息般前进,尽管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英语就似遥不可及的另一个世界。

初三第五册英语有大量的语法知识,而我全然不知、全然不懂,以至于高中的英语课,我似乎活在另一个世界,什么也不懂,什么也记不住。

讲一个我学英语的细节:读高中时,学校校园外隔一丘田就是一个小山林,饭后同学们都喜欢带一本书到书林里找一僻静处独自读书。有一天早饭后,我带上英语课本也上山读书,暗自定下目标,把早晨刚学过的一篇课文中的生单词背熟。

令我错愕的是,近三十分钟时间内,我是无论如何都记不熟十余个英语单词。情急之下,我瞬间崩溃了,禁不住独自嚎啕而哭,任眼泪淋湿衣襟。其情其状,至今回想起来都唏嘘不已。

英语学科的“跛腿”让我吃够了苦头,那时没有补习班,家庭经济的困难也无法去购买相关学习资料,每天只能抱着英语课本囫囵吞枣地背诲涩不懂的课文。

糟糕的英语成绩让我两次折戈于高考,88、89年高考,每次英语都仅四、五十余分。

在复读时,我改变了学英语的策略,不再去啃音标和语法,而去大量练习阅卷理解题。皇天不负苦心人,经历一段时间的磨炼,我竟然能经常性地在40分的阅读理解题中斩获32分左右。

这不仅令我欣喜若狂,也让我信心倍增,因为我的英语成绩已提高到及格线附近了。

我那时英语成绩的糟糕可从两方面可见一斑,一是英语听力5分,我靠蒙一般得1.5分,二是英语作文满分15分,每次测验,英语老师为了不打击我,一般给3~4分,很少有得5分的时候。

九〇年,第三次参加高考,英语考了59分,总分刚好500(高考总分710分),上了徽州师范专科学学校。

学英语的苦楚经历也给我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痛,高考后的若干年,我还经常会从梦中因不会英语单词或久疏学英语的恐惧担心中惊醒。

刻骨铭心的教训让我牢记在心,无论是在工作后的教学生涯中,还是在子女或亲友的孩子教育方面,我常常自揭伤疤,以自身的惨痛求学经历告诫孩子们在学业上不可偏废,要注重全面发展。

学英语的艰辛苦楚之痛不仅折磨学生时代的我,也令我对女儿学习英语担心,担心她遗传我的弱点,步我学英语之路。

女儿是在读小学三年级时才开始学英语的,那时因小学升学考不考评英语学科,于是各小学对英语学科并不太重视,女儿每次考试仅能考及格,令我担心不已。

好在上了初中后,英语要从头开始学,女儿是在县城实验中学读的初中,碰到了一位认真负责的英语老师,英语成绩突飞猛进,一直稳定在130多分。

上高中后,女儿延续了英语的稳定性,高考时考了131分,与其它学科齐头并进,成功考入到一所理想大学。

偏科“跛腿”,给我的求学生涯带来刻骨铭心之痛。

回想起来,还要感谢当年屡败屡战的我,虽然困惑过,但所幸不曾放弃。

感谢高考,感恩父母,给了我改变命运的机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