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偏科有多可怕, 苏轼差点名落孙山!

偏科有多可怕,相信经历过高考的人都知道。

食堂就是一个偏科生,我可谓是深有体会。

我从小特别喜欢历史,高中文理分科的时候,选择成为一个文科生。

2008年,我参加高考,文综300分,我考了260(满分300),全班第一,数学135分(满分150),班上平均分70多,我排第一;

而我的英语只有38分,班上平均分120多,近130,我英语成绩不仅全班第一,倒数的,就连全年级也是倒数。

我严重偏科了,然后最终我以20多分的差距高考落榜。

英语老师气得够呛,他说他哪怕是蒙,也能考个60分。

我母亲去问老师,打算让我复读一年,专攻英语,老师说,算了吧,偏科这么厉害,补不回来了。

于是,我连复读都没复读,直接和高考说再见。

偏科之痛,让我痛入骨髓!

其实,不仅高考考生会偏科,著名大文豪苏轼会偏科,还差点名落孙山。

等等,哪个苏轼?苏东坡吗?苏轼不是榜眼吗?

食堂是不是搞错了?

对不起,真没错!

苏轼真的是个偏科生!

这是怎么回事呢?

01、苏轼不是榜眼

相信大家看过很多苏轼的书,都说苏轼是嘉佑二年(1057年)科举的榜眼。

比如施宿《东坡先生年谱》、李一冰的《苏东坡新传》、刘敬堂《苏东坡别传》都持此观点;

而像曾枣庄的《苏轼评传》、孔凡礼的《苏轼年谱》则认为苏轼是省试第二。

但他们都错了,苏轼既不是榜眼,也不是省试第二。

而他们之所以会搞错,是受到一个故事的误导。

这个故事是这样子滴:

阅卷官梅尧臣阅卷的时候发现这届考生都很优秀嘛,其中很多篇写得很好,尤其是一篇名为《刑赏忠厚之至论》的文章更是意采俱佳,他难以评价高下。

于是他给主考官欧阳修亲自评卷,欧阳修看了之后非常喜欢,本来想给这文章第一名。

但欧阳修认为此文是自己的得意门生曾巩所写,所以只给了第二。

但这文章实际上是苏轼写的,苏轼就这样无辜躺枪,从第一变成了第二。

这个故事流传了近千年,被许多文坛学子口口相传,传着传着就成了苏轼到手的状元变成了榜眼。

然而,这个故事是假的!

这个故事最早出自苏辙为苏轼写的墓志铭——《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苏辙在墓志铭写道:

“嘉祐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疾时文之诡异,思有以救之。

梅圣俞时与其事,得公《论刑赏》,以示文忠。

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疑曾子固所为,子固,文忠门下士也,乃置公第二。

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

这里的文忠指的就是欧阳修,欧阳修谥号文忠。

苏辙是苏轼的亲弟弟,又和苏轼、曾巩是同年参加科举,作为当年考场亲历者,他为哥哥写的墓志铭极具迷惑性,就连《宋史·苏轼传》都引用了这个观点。

实际上,宋朝科举虽然实行糊名制,但苏轼和曾巩的文风截然不同,这篇《刑赏忠厚之至论》更是完全不符合曾巩文章的特点,以欧阳修的的眼力他不可能看不出这篇文章不是曾巩的。

不过,我们从苏辙的墓志铭可以看出三个细节:

第一:苏轼在论中考了第二名;

第二,苏轼在义中考了第一名;

第三:苏轼在当时的殿试中只拿到乙科的最终成绩。

所谓乙科指的是宋朝进士的等级,太平天国五年(980年)开始,宋朝进士分甲、乙两科,甲科即第一等,乙科为第二等。

后来宋太宗又在甲乙两科上再分为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同三传出身、同三礼出身、同学究出身等等级别。

宋真宗时期则分为五等,“上二等曰及第,三等曰出身,四等、五等曰同出身”

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后,基本分甲乙两科,两科之下又分第一甲到第五甲五个级别。

第一甲为甲科,称进士及第,往下都称乙科;

乙科第二甲、第三甲级别高点,和甲科一样同称进士及第;

乙科第四甲差点,称赐进士出身;

乙科第五甲最差,俗称丙科,称赐同进士出身。

苏轼中的就是乙科第四甲,和榜眼差得可太远了。

02、苏轼偏科了

或许有人会问,苏轼考了一个第一,一个第二,两科是高分啊,为何会成为乙科?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宋朝科举说起。宋朝科举分为解试、省试、殿试三场。

解试就不说了,苏轼在嘉佑元年(1056年),通过寄应取解方式在开封府,解试合格,取得省试资格。

省试共考四场,宝元二年(1039年)以前,按考试内容重要性依次开考,第一场诗赋,第二场论,第三场策,第四场帖经(或墨义),并实行单场淘汰制,一场不合格,直接淘汰。

庆历二年(1042年),在李淑的建议下,先策、次论、次赋,次帖经(或墨义),并废除单场淘汰制,实行四场并试,综合评定成绩。

按理说,苏轼论考第二,墨义考第一,他的总成绩应该不差。

可是有两个问题,第一,墨义是四场考试中最不重要的一科。

司马光曾称:

“所有进士帖经墨义,从来不曾考校,显是虚设,乞更不试。”

司马光画像

也就是说墨义其实不太放在综合成绩里的,苏轼墨义考第一对苏轼的总成绩没什么提高作用,就一个中看不中用的安慰奖。

第二,苏轼赋不合格。

按理说,苏轼是个大文豪考赋是他的强项,要命的是苏轼写文自由浪漫,天马行空,让他自由发挥写自己想写的赋每篇都是千古名文,可要让他写考试的诗赋(即场屋诗赋)他就老大不愿意了。

在考赋的时候,苏轼来了个“不能屈折于作赋”。

一个考生跟考试内容过不去,这不死催的吗?结果很明显,苏轼的赋直接被判为不合格——“已为他考官所落矣”!

好在这会儿已经废止了单场淘汰制,要不然苏轼就会因为自己的任性,直接名落孙山。

这样一来,决定苏轼成绩的就是论和策了。

苏轼论考了第二,但这个第二来得非常惊险。

《石林燕语》记载:

省试时,欧阳文忠公锐意欲革文弊,初未之识。

梅圣俞作考官,得其《刑赏忠厚之至论》,以为似《孟子》。

然中引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事不见所据,亟以示文忠,大喜。

往取其赋,则已为他考官所落矣,即擢第二。

及放榜,圣俞终以前所引为疑,遂以问之。

子瞻徐曰:“想当然耳,何必须要有出处。”

圣俞大骇,然人已无不服其雄俊。

这个记载说的是,苏轼的论写得很好,但文中用典有问题。

在科举考试中,用典错误是致命伤,可以直接判为不合格。

但梅尧臣实在不忍心因为一个问题,毁了一篇好文章。

一时间,梅尧臣拿不定主意,就请主考欧阳修参阅。

欧阳修一看这文章,大喜过望,马上去找苏轼的赋,结果发现苏轼的赋直接被判定为不合格。欧阳修于是就给苏轼的论判了个第二。

等到考试结束后,梅尧臣去找苏轼求证,结果苏轼回答道:

“想当然耳,何必须有出处”。

苏轼的回答直接把梅尧臣整懵了,他就没见过这么胆大妄为的考生。

不管怎么样,苏轼最终论考了第二。

最后就是苏轼的策了,苏轼的策成绩不详,肯定不如论和墨义,以他考赋和考论的态度来看,估计不会好到哪去,也就及格水平。

也就是说,苏轼四场省试成绩分别是:

论,用典错误,惊险拿下第二;

策,无记录,不好不坏;

赋,不及格,被刷落;

墨义,第一,但对总成绩影响不大。

四场考试成绩下来,可以看出大文豪苏轼竟然偏科了!

他真的偏科了。

考试就这样,一旦偏科就很难拿优异成绩了。

也就是苏轼运气好,遇到了拿不定主意的梅尧臣和慧眼识人的欧阳修,这才惊险通过省试,否则他很有可能名落孙山。

03、苏轼排名倒数

省试之后就是殿试,这次科举,宋朝首开殿试不黜落的先例,只要省试合格,进入殿试都能金榜题名。

殿试其实就是走一个流程,就是名次稍有调整,比如当年省试考第一的是李实,但殿试考第一的却是章衡。

而苏轼最终殿试成绩是乙科,至于乙科第几正史没有直言,各种史籍资料说法很多。

《太平治迹统类》称苏轼名列第六,苏辙第十五,实际并不靠谱。

欧阳修在苏洵的墓志铭称苏轼、苏辙“其二子举进士,皆在高等”,其实就是客套话。

《东坡纪年录》称苏轼“中丙科,升一甲”,丙科其实就乙科第五甲,升一甲,即第四甲。

这些资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让人傻傻分不清苏轼具体名次。

其实我们可以从进士授官探究苏轼考试成绩,宋朝官员分京官和选官(地方官),进士成绩好的担任京官,成绩差的担任选官,最差的第五甲得到流内铨参选。

《宋会要》记载:

“嘉祐二年五月四日,以新及第进士章衡为将作监丞,第二人窦卞、第三人罗恺并为大理评事、通判诸州;

第四人郑雍、第五人朱初平并为两使幕职官;

第六人以下及《九经》及第,并为初等职官;

第二甲为试衔大县簿尉;

第三甲、第四甲试衔、判司簿尉;

第五甲及诸科同出身,并守选。”

苏轼中进士后,正好母亲病逝,只能回家丁忧守孝。

嘉祐四年(1059年)十月,苏轼兄弟守孝期满后返京,授河南府福昌县主簿,对应第四甲,而苏辙则到流内铨参选后,授河南府渑池县主簿,对应第五甲。

由此可以看出,苏轼是乙科第四甲(赐进士出身),而苏辙是乙科第五甲(赐同进士出身)。

第四甲什么概念呢,换成总名次的话就是300名左右。

由此可见,苏轼当年科举成绩并不好,排名并不高。

04、制科第一

其实苏轼偏科如此厉害考生来说,能中进士已经是烧香拜佛了。

然而苏轼毕竟是个大文豪,这样的名次对他来说实在是一个莫大的遗憾。

不过苏轼的遗憾并没有持续多久。

嘉祐六年(1061年)八月,苏轼、苏辙在欧阳修和杨畋的推荐下,先后参加翰林学士吴奎主持、司马光范镇等人主考的秘阁试和宋仁宗亲自主持,王安石主考的崇政殿考试。

而这次考试就是宋朝比进士最难考的制科!

结果苏轼制科考试成绩竟然是三等(苏辙是四等)!

这是什么概念?

制科成绩共分五等,第一等、第二等只是虚设,最高就是三等。

在宋朝三百多年历史上,一共出了118个状元,但中制科的只有49人,而入三等的只有四个人,分别是吴育、苏轼、范百禄、孔文仲。

在苏轼之前,只有吴育以三等次成绩成为宋朝开国百年入三等第一人,而这一次苏轼是比吴育还要好的三等!

《宋史·苏轼传》称赞道:

“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

宋仁宗更是当场高呼道:

“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指苏轼和苏辙)

在这样优异的制科成绩面前,苏轼进士科那点遗憾也不算什么了。

结语、

不过苏轼的故事告诉我们,偏科很可怕,大家都玩不起。

所以,各位高考学生,苏轼这样的偏科生古今罕有,我们都是普通人,还是千万不要偏科了。

最后,祝各位高考学生,考试顺利,考出一个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宋史》;《宋会要》;《文献通考》;《太平治迹统类》;《续资治通鉴长编》;叶梦得《石林燕语》;傅藻《东坡纪年录》;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欧阳修《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并序》;王安石《论制策等第状》;曾枣庄《苏轼评传》;何忠礼《宋史选举志补正》;曹家齐、陈安迪《苏轼进士科名次甲第考释——兼说宋朝进士甲乙丙科问题》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