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志愿填报两变化全面解读并支招

1、简化招生批次:

[卓越教育考试研究院政策研究团队来支招]

中考录取批次从7个缩减为4个,更方便考生的志愿填报;中职部分学校录取批次提前,有利于不同分数段考生分流,但要注意批次的录取顺序,如若被前面批次录取,即使后面有更想去的普高,也没法去。

第一批次:2020年原来的首批次自主招生、外语与艺术类、港澳子弟班合一起只能填报一个志愿,高分段考生只能自主招生和广外二选一。2021年新政改革后,第一批普高四类每一类均可填报一个志愿,增加高分段考生在第一批被录取几率。

第二批次:今年名额分配新增省一级公办高中,如果考生预估分数在后续批次仍有示范性高中可读的话,在第二批次的省一级高中需慎重考虑,如果不想去就不要填,否则第三批无法录取。如果考生预估分数仅在普高线上,则可以通过第二批次降分被省一级公办高中录取,增加多一次被普高录取机会。

第三、四批次:充分利用多梯度投档规则和六个志愿的容量,参考往年录取数据,结合冲稳保志愿填报技巧,增加被录取几率。

2、在志愿优先投档方式基础上设置梯度投档控制线:

设置梯度投档控制线,普通高中第二、第三和第四批次招生,采用梯度控制线上志愿优先投档方式统一投档录取。“以降序排列在报考总人数12%位置(去尾取整)的考生成绩作为普通高中第一梯度投档控制线;以40分为间隔依次设定普通高中第二梯度投档控制线、普通高中第三梯度投档控制线……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

[卓越教育考试研究院政策研究团队解读]

假设按照2020年分数段统计,报考总人数12%的位置在696分左右,而普高的最低录取控制线是520分,如果按照2021年的规则,则录取顺序如下图所示:

[卓越教育考试研究院政策研究团队来支招]

(1)辩证看待往年录取数据的参考价值:

往年录取数据中,末位志愿序号和末位考生分数对于第一梯度学校比较有参考价值,后面受梯度控制线上志愿优先投档方式影响,参照学校录取最低分数所在的梯队会比较有价值。

受公办招收非户籍生比例扩大影响,在试卷难度与去年一致的情况下,公办学校户籍生分数可能上涨,而非户籍生分数可能下降,民办学校的总体热度应该也会下降。

(2)户籍生重视第二批名额分配:

如上所述,今年在3-4批次公办招收户籍生比例略有减少,而名额分配占总计划50%,利用好名额分配增加录取几率对于户籍生而言至关重要。

另外,名额分配往年主要重视第一志愿学校的填报,但是今年梯度控制线和梯度投档规则设置,大大增加了第二批第二、三志愿学校被录取的机会,户籍生需要非常重视。

(3)合理利用梯度投档原则:

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首要填报的批次是先定好第三批次的首志愿,选择与考生自己预估成绩较接近的学校,做到“稳”;然后再根据自己所符合的条件确定前两个批次的高中学校及后续的保底志愿。

受梯度控制线上志愿优先投档方式的影响,建议第三批和第四批在填报志愿时,要重视志愿的梯度,选择不同层次的学校填报,充分利用志愿容量填满六个志愿,这样中考成绩在冲高和失误的情况下都有录取的可能。

(4)打破区域局限,可选外区示范高中:

对于中心城区(老三区+天河区)中低分数段考生,众所周知,往年600分以下可选择的公办学校不多。今年全市统一划定梯度控制线后,中心城区考生与周边区域考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即使中心区域考生在本区没有公办高中读,也可以选其它区的示范性高中读。

对于周边城区的中高分数段考生,如果本区没有合适梯度的学校,也可以考虑外区的优质高中填报。

(广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