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内卷”不等于竞争, “躺平”也并不可耻

近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副教授李铮亮发表言论,称“内卷”说明了社会是可以通过竞争获得上升机会的,躺平态度极不负责,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努力工作的纳税人。

该教授的言论一经发表,就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众多网友对其言论表示了不赞同。

该教授遭“怼”不无原因。他混淆了“内卷”和竞争两个概念,也没有理解“躺平”的真正含义。笔者同大多数网友观点一致:“内卷”不等同于竞争,“躺平”也并不可耻。

首先,“内卷”和竞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内卷”指的是社会为了争夺有限的优质资源而进行的非理性的、无需混乱的、不健康的恶性竞争现象。通俗点说,就是社会成员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每个人都更加努力、更加拼命,但是这种努力并没有带来收益,反而把大家都累到透支,对人们的幸福和身心健康都非常不利。而教授口中的“筛选式竞争”显然与“内卷”不同。“筛选式竞争”的确可以帮助社会筛掉那些不思进取、能力低下的人,但是“内卷”并不一定能让优秀的人获得资源。

其次,“躺平”并不可耻。“躺平”是指,面对日益“内卷”的社会环境,人们放低追求,减少欲望,不再追求功成名就,而是选择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由此可见,“躺平”并非李教授口中说的那样不负责任。无论是努力追求远大目标,还是降低期望、做一个普通人,这两者都是一种生活态度。前者也许会有更高的成就,但是选择后者的年轻人,既不违法违规,又没有妨碍他人的生活,所以都应该被我们接纳。

其实,年轻人口中的“躺平”,只是一种自嘲罢了,是他们在身心俱疲的生活中的一种“口嗨”方式,他们也绝不会就此低迷颓废。事实也证明,日常那些在朋友圈抱怨生活的年轻人们,在疫情来临时,还不是主动请缨上前线,当医生、当护士、做志愿者;在某些品牌抵制新疆棉事件中,他们还不是主动站出来抵制这些品牌。年轻人的热血还在,他们的精气神也绝不输父辈或祖辈当年,只不过时代不同了,年轻人的心态变化了。他们在努力地追求自己的“小确幸”,他们也在好好上班,好好生活,怎么可以说是“不负责任”呢?

时代在变化,我们能做的,不是一味地批评年轻人“躺平”,而是要想办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改变“内卷”的现状。

文/广晨希(郑州大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