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目标,合理行动,坚持不懈,梦想就在眼前!
这一经验适用于成绩中上,且历次考试成绩比较稳定的同学。
高三上学期的期末,我参加了清华大学的文科冬令营,3月份的结果一出来,我就相当于知道了加分的分数。但当时,我的内心其实是非常紧张的,因为高三时我的成绩一直是波动的,根据往年的分数线来看,如果我在高考的发挥上稍有偏差,那么加了分也未必能录取。但离高考只剩下两个多月了,自己如何保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保持好的状态,并能够有所提升,成为了当时我最关心的问题。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采取了一种分段式目标的方法来稳定自己的情绪。首先,我将自己最近几次考试的分数整理出来。在此基础上,我将自己的目标分为三段,第一段是发挥失常段,这一段的分数比我正常能考出来的分数低10分左右,而我对照往年的分数线,发现这一区间内能报考的大学也还可以,但是加了分也不能上清华。第二段是发挥正常段,在我历次模拟考试的分数上下5分左右,在这个分数区间内,通过加分我大概率可以考上清华。第三段是发挥超常段,比我历次模拟考试的平均分数高10分左右,这样的分数已经逼近清华的录取分数线了。而在短短的两个月内,我的目标就是保证自己能稳定在正常发挥的区间,向超常发挥的目标靠近。
定下目标之后,我开始研究自己历次考试的情况,寻找自己还有机会得分的地方。我将每个学科的历次模考错题都看了一遍,挑选出了自己的几个重大失分项,以数学为例,我的数学基础不算很好,高三前期一直在130分左右徘徊。于是我就把重心放在基础题和中档题上,确保不做错任何一道题。在压轴题上,我选择了圆锥曲线作为自己的重点方向,力争拿到10分以上。在这两个月的数学学习中,我每天限时做一套选填题,总结了各种圆锥曲线的题型方法。有的放矢会事半功倍,就像现在上清北老师暑期训练营的课程一样,有针对性的突破函数问题,指导学生把函数导数体系搭建起来,总结函数导数大题的处理方法与技巧。
在高考考场上,除了最后的导数题和概率统计题犯了小错以外,其余所有题目我都拿到了满分。通过确定目标,并将目标方向细化为具体行动,我避免了高考复习最后两个月常常容易出现的“漫灌式”复习和时间的无效利用,因为有一个托底的目标,我也避免了偶尔发挥失误而给自己带来的消极影响。就我个人来说,最后的高考成绩还是比较理想的,恰好处于我所设定的发挥正常段和发挥超常段的中间,让我成功圆梦清华。
(作者:陈钽,被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录取,高考成绩:文科651分+自主招生30分加分)